《浣溪沙》
覆块青青麦未苏。 江南云叶暗随车。 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林初下瓦疏珠。 归来冰颗乱黏须。 |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很美,通过对江南初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覆块青青麦未苏”描绘了田野里一片绿色,麦苗正在苏醒,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江南云叶暗随车”则描绘了云朵在车后移动的景象,增添了动态感和生动感。“临皋烟景世间无”则描绘了临皋湖的美景,烟雾缭绕,景色如画,让人流连忘返。“雨脚半收檐断线”和“雪林初下瓦疏珠”两句,则分别描绘了雨后和雪后的景象,清新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归来冰颗乱黏须”则表现了作者归来的情景,嘴唇上还挂着晶莹的冰粒,显得十分生动有趣。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描绘的江南初春景色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创作背景
苏轼的《浣溪沙》的创作背景有两个,具体如下:
1. 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徐州太守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词中有“使君元是此中人”之句。
2. 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可以阅读相关文献。
相关诗词
-
西塞山边白鹭飞。
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
万顷风涛不记苏。
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
尊前呵手镊霜须。
-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