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醉梦醺醺晓未苏。 门前辘辘使君车。 扶头一盏怎生无。 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 清香细细嚼梅须。 |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很美,通过描绘清晨醉酒后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诗句中的“醉梦醺醺晓未苏”、“扶头一盏怎生无”等描述了作者饮酒后的状态,展现了生活的闲适和愉悦。
“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这两句则描绘了周围的景色,菜叶鲜绿,酒色清亮,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心情。
最后,“清香细细嚼梅须”更增添了一份雅致和情趣,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饮酒后的状态和周围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给人以美好的享受。
|
创作背景
苏轼的《浣溪沙》的创作背景有两个,具体如下:
1. 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词中有“使君元是此中人”之句,非途中所作。
2. 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蕲水,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距黄州不远。《东坡志林》卷一云:“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这里所指的歌,就是这首词。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话,欢迎告诉我。
相关诗词
-
西塞山边白鹭飞。
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
万顷风涛不记苏。
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
尊前呵手镊霜须。
-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