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

凤凰览德辉,远引不待遣。
鷾鸸恋庭宇,倏忽来千转。
那将坐井蛙,而比谈天衍。
蠹鱼著文字,槁死犹遭卷。
老牛疲耕作,见月亦妄喘。
东坡方三问,南禅已五反。
老人但目击,侍者方足茧。
最后六虫篇,深寄恨语浅。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象征和隐喻的诗,看似在描述各种动物,实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命运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中的“凤凰”象征着德行高尚的人,他们自带光辉,远飞高翔,不需要别人的遣送。这是一种对人格理想的赞美,表达了人应有的崇高品质和自主精神。 接着,“鷾鸸”象征着平庸的人,他们恋恋不舍家庭的温暖,即便有机会高飞远翔,也犹豫不决,千回百转。这里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对安逸生活的眷恋,以及对未知的恐惧。 “坐井蛙”和“谈天衍”两个形象,用来讽刺那些眼光短浅、夸夸其谈的人。他们如同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一块天空,却自以为了解整个世界。 “蠹鱼”象征着学者,他们埋头于书海中,虽然槁死,但他们的思想却永存于文字之中。这是对学者辛勤耕耘的赞美。 “老牛”则象征着辛勤的劳动者,他们疲惫不堪,但仍然坚持工作,看到月亮也会误以为天亮而喘息。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辛勤付出的敬意。 “东坡方三问,南禅已五反”则体现了作者对真理追求的艰辛历程,也反映了他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迷茫和困惑。 最后的“老人但目击,侍者方足茧”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感慨。他像一个老者,冷眼旁观世界的纷扰,而侍者则代表了那些在人生道路上奔波劳累的人们。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思考,通过各种动物形象,揭示了人性的弱点、社会的复杂以及人生的无常。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辛勤劳动和对真理追求的赞美。
诗词关键字: 蠹鱼 井蛙 著文
相关诗词
  • 1
    [唐]
    我在河东时,使往定襄里。
    定襄诸小儿,争讼纷城市。
    长老莫敢言,太守不能理。
    谤书盈几案,文墨相填委。
    牵引肆中翁,追呼田家子。
    我来折此狱,五听辨疑似。
    小大必以情,未尝施鞭箠。
    是时三月暮,遍野农桑起。
    里巷鸣春鸠,田园引流水。
    此乡多杂俗,戎夏殊音旨。
    顾问边塞人,劳情曷云已。
  • 2
    [清]
    略彴缘溪一径分,千山香雪照斜醺。
    道人不作寻花梦,只道漫山是白云。
  • 3
    [宋]
    尝闻台岭秀,积翠倚南天。
    鹿下深溪饮,僧從绝岭禅。
    浮尘满浮世,流水逐流泉。
    人别归心切,瓶盂上客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