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过溪亭》

身轻步稳去忘归,四柱亭前野彴微。
忽悟过溪还一笑,水禽惊落翠毛衣。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趣和人生哲理的诗。 首句“身轻步稳去忘归”描绘了诗人步行在自然之中,身心轻松,步履稳健,忘却了回归的时间,表现出一种身心融入自然,无忧无虑的状态。 次句“四柱亭前野彴微”描绘了诗人经过的一个四柱亭子,前面有一座微小的野生桥(彴)。这里通过“四柱亭”和“野彴微”两个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幽静与雅致。 第三句“忽悟过溪还一笑”中的“忽悟”二字,表达了诗人突然领悟到的某种人生哲理或自然之美。而“过溪还一笑”则表现了诗人在穿越溪流之后,心怀喜悦,面带笑容,心情畅快。 末句“水禽惊落翠毛衣”通过描写水禽惊落翠羽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自然之静谧与雅致。同时,也隐喻了诗人步行之轻盈,连水禽都未察觉,直到惊飞时才被发现。 整首诗意境优美,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又有人生哲理的领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诗词关键字: 水禽 毛衣
相关诗词
  • 1
    [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2
    [唐]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 3
    [元]
    忆元龙、旧家湖海,不应年鬓衰槁。
    翩翩竹马儿童喜,惊儿汉江归报。
    归计早。
    黄金印、征西已付诸郎了。
    红云仙岛。
    渺千里移春,浓薰细染,春意已倾倒。
    西溪上,玉镜修眉翠扫。
    题诗曾许谁到。
    溪亭未入奚奴锦,望断绿波春草。
    君且道。
    人间世、虚名得似欢游好。
    风流未老。
    约款段随车,鸱夷载酒,迎我霜陵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