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学诗》

学诗浑似学参禅,头上安头不足传。
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在赞扬一个人的诗歌创作和精神追求。诗中引用了学诗和参禅的比喻,以及杜甫的创作风格,以此强调诗歌创作和人生的追求之间的关系。 首先,“学诗浑似学参禅”这句诗,将学诗与参禅相提并论,表达了诗歌创作的复杂性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参禅是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通过静坐冥想,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这里诗人用参禅来比喻诗歌创作,说明诗歌创作也需要内心的平静和思考,需要深入探索和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头上安头不足传”这句诗,表达了不要在创作中过于追求形式和技巧,而要注重内在的精神追求和思想表达。如果诗歌只是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新颖和独特,而忽略了诗歌的本质和内涵,那么这样的诗歌作品可能不会长久流传。 “跳出少陵窠臼外”这句诗,引用杜甫的创作风格,说明只有跳出前人的框架和束缚,才能创作出真正有意义的作品。杜甫被誉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风格和主题深受后人敬仰。但诗人在这里提醒人们,不要被前人的风格和思想所束缚,要敢于创新和突破,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和思想。 “丈夫志气本冲天”这句诗,表达了人生要有远大的志向和追求,要有冲天的志气和勇气。诗歌创作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是表达人生追求和精神追求的方式。只有有志向、有追求、有勇气的人,才能创造出真正有意义的作品。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强调诗歌创作和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不要被前人的框架和束缚所限制,要有自己的思想和风格,要有冲天的志气和勇气,去追求人生的真谛和意义。
创作背景
**《学诗》是宋朝诗人吴可所作,创作背景主要基于他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自身的学习体验**。吴可少时以诗为苏轼所赏识,他的诗歌理论也受到苏轼的影响。苏轼以禅喻诗,偏重在欣赏上,而吴可则偏重在创作上。因此,《学诗》三首是吴可论述诗歌创作的过程和体验。其中表达了学习写诗需要长期修养,下足功夫后才能达到超然的境地,即“了悟”的状态,那时诗歌创作就能信手拈来,自成妙趣。
诗词关键字: 少陵 窠臼 参禅
相关诗词
  • 1
    [宋]
    天地四时谁主张,纵使群阴入风日。
    日光在天已苍凉,风气吹人更憀慄。
    树木惨惨颜色衰,燕雀啾啾群侣失。
    我有愁轮行我肠,颠倒回环不能律。
    我本孜孜学诗书,诗书与今岂同术。
    智虑过人只自雠,闻见于时未裨一。
    片心皎皎事乖背,众醉冥冥势陵突。
    出门榛棘不可行,终岁蒿藜尚谁恤。
    远梦频迷忆故人,客被初寒卧沉疾。
    将相公侯虽不为,消长穷通岂须诘。
    圣贤穰穰力可攀,安能俯心为苟屈。
  • 2
    [宋]
    学诗浑似学参禅,自古圆成有几联。
    春草池塘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
  • 3
    [宋]
    学诗如参禅,初不在言句。
    伛偻巧承蜩,梓庆工削锯。
    借问孰师承,妙处应自悟。
    向来大江西,洪徐暨韩吕。
    山谷擅其宗,诸子为之辅。
    短句与长篇,一一皆奇语。
    卓尔自名家,无愧城南杜。
    君诗亦可人,羞作女工蠹。
    正临百尺竿,到此方进步。
    我性文字空,志在学农圃。
    老矣甘摧颓,肯复事雕组。
    少读三百篇,每自叹无补。
    一念绝邪思,得处忘我所。
    学诗如参禅,无舍亦无取。
    立雪谩齐要,断臂徒自苦。
    君欲问活法,活法无觅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