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剑门》

缓辔逾双剑,行行蹑石棱。
作千寻壁垒,为万祀依凭。
道德虽无取,江山粗可矜。
回看城阙路,云叠树层层。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山川的壮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 首句“缓辔逾双剑,行行蹑石棱”描绘了诗人骑着马儿,越过两把剑并列的山峰,一步步踏上石头形成的山棱的景象。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双剑、石棱等实物来描绘山川的壮美,同时“逾”和“蹑”等动词又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作千寻壁垒,为万祀依凭”则进一步赞美了山川的雄伟和永恒。千寻是指长度单位,一寻等于九尺,千寻就是极言其高或深。这里诗人用“千寻壁垒”来形容山川的高大,用“万祀依凭”来表达山川的永恒存在,是诗人对山川的极高赞誉。 “道德虽无取,江山粗可矜”这两句则笔锋一转,从壮美转向了哲理。诗人认为道德虽然是无形的,但江山是有形的,它可以让人感到敬畏和矜惜。这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 最后,“回看城阙路,云叠树层层”描绘了离开山川,回头看城市之路的景象。这里用“云叠树层层”来形容城市远处的景象,表现出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对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留恋和不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川的壮丽和永恒,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喜爱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自然的尊重之意。
创作背景
**《题剑门》的创作背景与剑门关的地理和历史特点密切相关**。剑门关是一个地势险要的地方,它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的剑门山中,是大巴山和剑门山的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川陕交通的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剑门关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史上曾是蜀汉的重要关隘,历经多次战乱。 因此,李衍在创作《题剑门》时,很可能是被剑门关的险要地势和历史背景所吸引,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剑门关的赞叹和对历史的缅怀。诗歌中提到的“双剑”、“千寻壁垒”、“万祀依凭”等词语,都反映了剑门关的地势险要和历史重要性。
诗词关键字: 城阙 依凭 壁垒
相关诗词
  • 1
    [唐]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 2
    [唐]
    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冯深负固结妖氛。
    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受律动将军。
    将军拥旄宣庙略, 战士横行静夷落。
    长驱一息背铜梁,直指三巴逾剑阁。
    阁道岧峣上戍楼,剑门遥裔俯灵丘。
    邛关九折无平路, 江水双源有急流。
    征役无期返,他乡岁华晚。
    杳杳丘陵出,苍苍林薄远。
    途危紫盖峰,路涩青泥坂。
    去去指哀牢,行行入不毛。
    绝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
    中外分区宇,夷夏殊风土。
    交趾枕南荒,昆弥临北户。
    川源饶毒雾,溪谷
  • 3
    [唐]
    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
    单栖剑门上,独舞岷山足。
    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
    群凤从之游,问之何所欲。
    答言寒乡子,飘飖万余里。
    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
    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
    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
    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
    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
    羽翮毛衣短,关山道路长。
    明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
    谁能借风便,一举凌苍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