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嘉禾兴圣院》

禅关自幽阒,竹亦号真如。
况是龙潜地,曾经凤食馀。
土深抱节密,林净著行疏。
谁谓乾淳达,清阴只似初。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禅关、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首先,诗的开头“禅关自幽阒,竹亦号真如”描绘了禅关的静谧和竹子的真实存在。禅关是佛教中修行的重要场所,通常被描述为静谧、深邃、神秘的地方,而竹子则被视为真实存在的象征。这里用“幽阒”来形容禅关的静谧,用“真如”来形容竹子的真实存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其次,“况是龙潜地,曾经凤食馀”通过比喻和象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这里将禅关比作龙潜之地,将竹林比作凤凰曾经栖息的地方,暗示了禅关和竹林的神秘和神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和竹子的崇敬之情。 接下来,“土深抱节密,林净著行疏”是对禅关和竹林的细节描写。这里用“土深”来形容竹子的根深蒂固,用“抱节密”来形容竹子的坚韧不拔,用“林净著行疏”来形容竹林的清净和疏朗。这些细节描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和竹子的赞美之情。 最后,“谁谓乾淳达,清阴只似初”是对禅关和竹林的总结和评价。这里用“乾淳达”来形容时代的繁荣和兴盛,但即使在这样的时代,禅关和竹林的清幽和美丽依然如初。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永恒不变的感慨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禅关、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赞美,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永恒不变的生命的思考和理解。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创作背景
《嘉禾兴圣院》是宋朝诗人刘植所作的一首诗。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并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但是,一般来说,诗歌的创作往往受到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诗人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深入了解《嘉禾兴圣院》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进一步探究宋代的历史文化、社会状况以及刘植的生平经历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诗词关键字: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苹藻降灵祗。
    聪明谅在斯。
    触石朝云起。
    从星夜月离。
    八川奔巨壑。
    万顷溢澄陂。
    绿野含膏润。
    青山带濯枝。
    嘉禾方合颖。
    秀麦已分歧。
    寄语纷纶学。
    持笔讵必知。
  • 2
    [清]
    戎马偏南国,荆扉独隐沦。
    琴书娱白发,板荡失青春。
    世事袁闳老,生涯阮籍贫。
    向来高蹈志,寂绝更谁邻。
  • 3
    [唐]
    积水与寒烟,嘉禾路几千。
    孤猿啼海岛,群雁起湖田。
    曾见长洲苑,尝闻大雅篇。
    却将封事去,知尔爱闲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