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赋鲥鱼得真字》

寒碧湛无尘,前溪得细鳞。
香堪配杞菊,味不数菰莼。
玉露双酘熟,秋风一筯新。
钓缗吾自有,何用觅玄真。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秋天的食物,特别是溪中的鱼。诗人通过对鱼的美味、颜色、味道、烹饪方法的描述,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欣赏。 首联“寒碧湛无尘,前溪得细鳞”描绘了秋天的清澈溪水和鲜美的鱼。寒碧湛,即清寒碧绿,用来形容秋水的颜色。无尘,表示秋水的清洁无垢。前溪细鳞,指的是前溪的细鱼。这两句诗给人一种宁静、清洁、鲜美的感觉,仿佛诗人正在欣赏着这美丽的秋天景色,同时也感受到这些鲜美鱼儿的生命力。 颔联“香堪配杞菊,味不数菰莼。”是对鱼的美味的赞美。配杞菊,意指鱼肉的香气可以和枸杞与菊花并美。不数菰莼,意思是这种味道并不逊色于菰莼(菰和莼都是美味的食物,菰是茭白,莼是莼菜)。这两句诗强调了鱼的美味不仅独特,而且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颈联“玉露双酘熟,秋风一筯新。”描绘了食物的制作过程和品尝时的感觉。“玉露”和“秋风”是秋天特有的意象,给人一种清爽、舒适的感觉。“一筯新”,筯通“咀”,即品尝美食的感觉就像品尝新的食物一样。 最后两句“钓缗吾自有,何用觅玄真。”诗人表明自己已经有钓鱼的装备,不需要再寻找像玄真这样的人物(玄真指的是古代的隐士)。诗人对自然生活有着自己的追求和满足,不再需要追寻他人的人生路径。 整首诗的主题是在赞美秋天的美食,以及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满足。通过诗人的描绘,我们也能感受到他那种悠然自得、满足于当下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人也以食物为媒介,赞美了大自然的丰饶和美丽,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创作背景
《赋鲥鱼得真字》是宋朝诗人刘植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鲥鱼这种特有的鱼类有关。鲥鱼是一种季节性洄游的鱼类,每年春季,它们会从海洋回到江河产卵,这一自然现象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诗人通过对鲥鱼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感叹和对生命的赞美。同时,诗歌中也可能寓含了对人生、社会或自然的某些哲理思考。具体创作背景需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来综合分析。
诗词关键字: 秋风 自有
相关诗词
  • 1
    [宋]
    鹤颈龟腮骨已仙,星坛长啸诵琼篇。
    自从阙下归仙后,一枕清风几万年。
  • 2
    [宋]
    狂夫缚轩冕,自许稷契身。
    静者乐山林,谓是羲皇人。
    不如两忘抉,内保一色醇。
    伟哉道山杰,滞此汝水滨。
    大来会阔步,小憩得幽欣。
    一斋有琴酒,万事无缁磷。
    不作子公书,肯受元规尘。
    人言君侯痴,我知丈人真。
    月明泉声细,雨过竹色新。
    而间有真我,宴坐方申申。
  • 3
    [宋]
    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
    真字飘扬今有种,清谈绝倒古无传。
    出尘悟解多为路,随世功名小著鞭。
    白首相逢恐无日,几时笔札到林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