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江东晚行》
迢迢驱马过江东,此际令人恨莫穷。 一撮秋烟堤上白,半轮残日岭头红。 路岐滋味犹如旧,乡曲声音渐不同。 含思看看到梁苑,画楼丝竹彻遥空。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写离乡背井的思乡诗。诗人通过对旅途见闻的描述,表达了离乡背井的乡愁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首联“迢迢驱马过江东,此际令人恨莫穷。”诗人驱马越过江东,此时此际,乡愁如烟,深浓无边,难以言表。诗人通过“驱马过江东”的行动和“恨莫穷”的感叹,表达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离乡背井的无奈之情。
颔联“一撮秋烟堤上白,半轮残日岭头红。”诗人通过描绘江边的秋景,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乡的回忆。一撮白堤,半轮红日,既是对故乡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
颈联“路岐滋味犹如旧,乡曲声音渐不同。”诗人通过描述旅途中的感受,表达了对家乡变化的感慨。尽管旅途中的滋味依然如旧,但家乡的声音却渐渐变得不同了。诗人通过对旅途中的感受和家乡变化的对比,进一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间的感慨。
尾联“含思看看到梁苑,画楼丝竹彻遥空。”诗人通过想象自己望向远方的梁苑,想象画楼上的丝竹之声,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渴望回归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见闻和内心感受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时间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感受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乡之情。
|
创作背景
**《秋日江东晚行》是唐朝诗人姚揆的一首佳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生平经历和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姚揆在唐朝仕途坎坷,虽胸怀壮志,却饱受排挤和冷落。他在金兵占领区的北方“突骑渡江”,投奔南宋,期望能抗金报国,但并未受到重用,反而遭到猜忌和排斥。这种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情绪,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并倾注于诗歌创作中。在《秋日江东晚行》这首诗中,他以秋日江东的晚景为背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愤懑,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使诗歌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相关诗词
-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