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密直张谏议》

先皇忧蜀辍枢臣,独冒兵戈出剑门。
万里辞家堪下泪,四年归阙似还魂。
弟兄齿序元投分,儿女情亲又结婚。
且喜相逢开口笑,甘陈功业不须论。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先皇忧蜀时,枢臣冒兵戈出剑门的历史事件的感慨之作。诗中表达了对枢臣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之情。 首联“先皇忧蜀辍枢臣,独冒兵戈出剑门。”描绘了枢臣在先皇忧蜀时,冒着兵戈的危险,出剑门去处理国家大事的情景。这里用“忧蜀”和“剑门”这两个意象,既表达了蜀地的艰难险阻,也表达了枢臣的忠诚和担当。 颔联“万里辞家堪下泪,四年归阙似还魂。”描绘了枢臣离开家乡的情景,他离开家乡的痛苦和思念,以及在四年后回家的喜悦和兴奋,就像重获新生一样。这里用“下泪”和“还魂”这两个意象,表达了枢臣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回家的喜悦之情。 颈联“弟兄齿序元投分,儿女情亲又结婚。”描绘了枢臣与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和儿女之间的亲情。这里用“元投分”和“结婚”这两个意象,表达了枢臣与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情谊。 尾联“且喜相逢开口笑,甘陈功业不须论。”描绘了枢臣和作者相逢时的喜悦之情,以及他们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切之情。这里用“开口笑”这个意象,表达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欢乐氛围。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之情,认为枢臣的功业不需要过多的赞扬和评论。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枢臣的敬仰之情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珍视和赞美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读来令人感动。
诗词关键字: 投分 儿女情 兵戈
相关诗词
  • 1
    [元]
    一粒金丹,这出处、孰知年劫。
    若不识根源,怎生调燮。
    况是自家元有底,何须着相胡施设。
    我分明、举似学仙人,天机泄。
    软如绵,硬似铁。
    利如金,圆似月。
    又不方不圆,无亏无缺。
    放则迸开天地穷,收来隐在虚无穴。
    问不收不放作么生,应难说。
  • 2
    [元]
    教有三门,致极处、元来只一。
    这一字法门,深不可测。
    老子谷神恒不死,仲尼心易初无画。
    问瞿昙教外**心,密密密。
    学神仙,须定息。
    学圣人,忘智识。
    论做佛机缄,只凭慧力。
    道释儒流都勘破,圆明觉照工夫毕。
    看顶门、进破见真如,光赫赫。
  • 3
    [唐]
    刘根昔成道,兹坞四百年。
    毿毿被其体,号为绿毛仙。
    因思清泠汲,凿彼岝峉巅。
    五色既炼矣,一勺方铿然。
    既用文武火,俄穷雌雄篇。
    赤盐扑红雾,白华飞素烟。
    服之生羽翼,倏尔冲玄天。
    真隐尚有迹,厥祀将近千。
    我来讨灵胜,到此期终焉。
    滴苦破窦净,藓深余甃圆。
    澄如玉髓洁,泛若金精鲜。
    颜色半带乳,气味全和铅。
    饮之融痞蹇,濯之伸拘挛。
    有时玩者触,倏忽风雷颠。
    素绠丝不短,越罂腹甚便。
    汲时月液动,担处玉浆旋。
    敢献大司谏,置之铃阁前。
    清如介洁性,涤比扫荡权。
    炙背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