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满庭芳 离苦海,赠张二官》

人喜生儿,谁知替你,被他夺了精神。
系伊心意,唯恐不成人。
养大留心何处,惜妻男、忘了伊恩。
休惆怅,闻身强健,别觅个良因。
怡然离苦海,断情割爱,绝虑忘尘。
访云朋霞友,月伴风邻。
讲论长生久视,通玄妙、固蒂深根。
金丹结,功成行满,跨鹤去朝真。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典型的道教修行诗,其主题在于教导人们如何通过修行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 首先,诗的开头就表达了作者对于新生的喜悦,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担忧,那就是新生命的诞生可能会夺走父母的一部分精神。这其实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同时也暗示了父母对子女成长的期待和担忧。 接着,诗中提到了“养大留心何处”,这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激,同时也表达了父母对子女成长的牵挂和担忧。这种情感复杂而深沉,既体现了父母的慈爱,也体现了生命的伟大。 然后,诗中提到了“怡然离苦海,断情割爱,绝虑忘尘”,这是对修行的指导,也是对生活的态度。它教导我们要超越世俗的困扰和烦恼,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最后,“金丹结,功成行满,跨鹤去朝真”,这是对修行的结果和目标的描绘,它象征着生命的升华和超越。通过修行,我们可以达到长生久视、通玄妙境的境界,最终实现超脱尘世的理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激,同时也充满了对修行的热情和期待。它教导我们要超越世俗的困扰,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最终实现生命的升华和超越。这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诗词关键字: 讲论 不成人 割爱
相关诗词
  • 1
    [唐]
    息精息气养精神,精养丹田气养身。
    有人学得这般术,便是长生不死人。
    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大千沙界须臾至,石烂松枯经几秋。
    或为道士或为僧,混俗和光别有能。
    苦海翻成天上路,毗卢常照百千灯。
  • 2
    [元]
    蓬头垢面,秘奥埋名。
    颐神养气忘形。
    并没纤尘挂染,意静心明。
    逍遥自然快乐,握玄机、修进长生。
    清闲处,管胜如火院,苦海冤坑。
    卧月眠云弄斗,调龙虎,婴娇女姹堪凭。
    斡运飞金走玉,杳杳冥冥。
    灵光一点来往,现元初、妙相身轻。
    乘鸾凤,指蓬瀛路上前行。
  • 3
    [元]
    乞觅残馀真活计,无羞无耻无荣。
    舍身岂是喂饥鹰。
    亦非为虎食,不著假身形。
    万种尘劳齐放下,自然神气灵灵。
    心猿意马两停停。
    无缘沉苦海,有分看蓬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