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江行》

贪看湘江景,蓬窗手自扪。
沙陈鸟行迹,石带水流痕。
大树多遮庙,疏林间有村。
芦花自弥望,消得酒盈尊。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乡村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湘江美景的贪恋和享受乡村生活的情感。 首句“贪看湘江景,蓬窗手自扪”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湘江美景的热爱和欣赏,通过“蓬窗手自扪”这个细节描写,描绘了诗人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自扪的画面,表现出诗人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景中,怡然自得的情境。 “沙陈鸟行迹,石带水流痕。大树多遮庙,疏林间有村”这几句是对湘江边景色的具体描绘,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如“沙陈鸟行迹”、“石带水流痕”等,让读者感受到湘江的自然之美。同时,“大树多遮庙,疏林间有村”也描绘出乡村的景象,表现出乡村的宁静和自然之美。 “芦花自弥望,消得酒盈尊”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享受和满足。诗人看到满眼的芦花,感到心旷神怡,而美酒更是让诗人感到满足和愉悦。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欣赏,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湘江美景和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意义。
创作背景
很抱歉,我不清楚赵崇森的《江行》的创作背景。您可以提供更多关于该诗歌的信息,以便我能够更好地回答您的问题。以下是我所了解到的赵崇森的信息: 赵崇森,字德本,开封人。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睦州,再迁殿中丞。八年,改右拾遗、直史馆,历左右补阙。雍熙中,知制诰,迁司封员外郎、翰林学士。端拱初,加知制诰,出知陈州,徙汝州,入为户部郎中、枢密直学士,迁给事中、参知政事,以工部侍郎罢。淳化中,起为枢密副使,迁兵部侍郎、学士兼枢密使。至道初,加吏部侍郎。真宗即位,加兵部尚书。咸平初,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八十,赠太子太保。崇森风度闲雅,进止有常,颇尚气节,善谈论。多识典故,唐室以来士族人物,悉能详记。在翰林,太宗召见,访以时政得失。崇森对曰:“臣职当讽谏,即无所避讳。”太宗颇重之。尝谓同列曰:“崇森举止详雅,但时以迂阔辅之。”三年,被疾请告,太宗遣太医视之。既愈,入谢,太宗曰:“卿气疾暴作,或遇不如意事邪?”崇森对曰:“亦有之。”太宗意其求去也。居一岁余,出知陈州。五年,代还。会契丹侵边,太宗亲征幽蓟。崇森当从行,以疾辞。太宗谓曰:“卿第往治疾,疾已当自至。”又遣内侍慰劳之。
诗词关键字: 弥望 行迹 芦花
相关诗词
  • 1
    [唐]
    漾舟汉江上,挂席候风生。
    临泛何容与,爱此江水清。
    芦洲隐遥嶂,露日映孤城。
    自顾疏野性,难忘鸥鸟情。
    聊复与时顾,暂欲解尘缨。
    跋涉非吾愿,虚怀浩已盈。
  • 2
    [清]
    野犬吠丛薄,深林知有村。
    岸荒群动寂,月缺暝烟昏。
    渔火随星出,云帆夹浪奔。
    橹声惊断梦,摇曳起江根。
  • 3
    [清]
    古县萧条对岸开,大江行色榜人催。
    水多风处轻抬眼,浮出青山似覆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