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罢直出玉堂,诏授尚书郎。 朝佥假郡印,承乏来永阳。 喜开黄纸书,云替刘职方。 职方老状头,畴昔名擅场。 宦游三十载,寸进鸳鹭行。 未出六品班,须鬓已垂霜。 顾予新进生,遭时恣翱翔。 纶闱与内署,掌诰侍玉皇。 夜召赴浴殿,春游醉柏梁。 晚出银台门,朝服含天香。 为儒能到此,自道摩穹苍。 今年四十二,典郡清淮旁。 卧锦郎位正,腰金服色光。 见君深自愧,抚己庸何伤。 古人重交代,子孙不相忘。 西掖替左司,刘白形诗章。 |
| 这首诗是作者在担任官职后,对自己早年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中描述了作者早年进入官场,历经宦海浮沉,在官场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以及在担任清淮郡的官员时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感慨和回忆。作者在诗中提到了自己从六品班中脱颖而出,担任了重要的职务,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过去的自愧和反思,认为自己应该更加努力,不负自己的才华和机遇。 其次,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作者在诗中提到了自己将要继续担任清淮郡的官员,并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希望能够继续在官场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交接的重视和传承的期望。作者在诗中提到了刘白形诗章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人交接的重视和传承的期望。他认为古人交接是一种宝贵的传统,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感慨和回忆,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和追求。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古人交接的重视和传承的期望,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