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初学道,迤入玄门,逍遥物外优游。 占住庵儿,日夜不免寻求。 殷勤来来往往,惹尘劳、怎悟真修。 这踪迹,看何时功满,得赴瀛洲。 瞥地廓然猛省,勘元初一点,有甚闲愁。 落魄婪耽云水,恣访仙俦。 有似开笼俊鹞,又还如解锁猿猴。 我去也,把般般打破便休。 |
| 这是一首道教诗歌,作者通过描绘对道教修行的追求和领悟,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首段“当初学道,迤入玄门,逍遥物外优游。”描绘了作者最初对道教的向往和探索,通过进入道门,寻求超脱尘世的自由和逍遥。 “占住庵儿,日夜不免寻求。”表达了作者对道教修行的执着和追求,即使在道观中居住,也难以避免寻求真理的决心。 “殷勤来来往往,惹尘劳、怎悟真修。”描述了作者在修行过程中,虽然勤奋努力,但仍然被尘世困扰,难以真正领悟修行的真谛。 接下来的诗句,作者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对道教修行的理解和领悟。“这踪迹,看何时功满,得赴瀛洲。”形象地描绘了修行的过程和目标,即何时能够功德圆满,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 “瞥地廓然猛省,勘元初一点,有甚闲愁。”描绘了作者在修行过程中突然醒悟的瞬间,发现了修行的真谛,即元初的一点,没有任何烦恼和忧愁。 “落魄婪耽云水,恣访仙俦。”表达了作者对道教修行中云游四海、寻访同道的自由和洒脱的向往。 最后,“把般般打破便休”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的态度,即把一切束缚和限制打破,达到真正的自由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道教修行的描绘和领悟,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和对道教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修行的执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