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白云楼闲居》

世事惟尊酒,清狂寄海东。
濯缨千涧里,步屟万花中。
放杖留青草,将衣挂碧松。
西林云寂寂,到晚自鸣钟。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对清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纷扰的厌倦。 首句“世事惟尊酒”,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厌倦,只有美酒才能慰藉他的心灵。这种厌世之情在中国的古代诗词中并不少见,如白居易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清狂寄海东”则表达了诗人的狂放不羁,他选择在海东之地,也就是远离世俗的地方,过着清狂的生活。 “濯缨千涧里,步屟万花中”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他畅游千涧山水,穿行在万花丛中,表现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享受。 “放杖留青草,将衣挂碧松”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闲适生活。他放下了手杖,留在了柔软的青草地上,身上的衣物也挂在了碧松之上。这些都是他对闲适生活的具体描绘,表现出他对这种生活的喜爱。 最后,“西林云寂寂,到晚自鸣钟”描绘了山林的寂静,而到了晚上,山林中的钟声自然响起,更增添了山林的静谧之美。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狂生活的向往,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世事纷扰的厌倦。这种情感通过诗人的具体行动和山林的寂静表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白云楼闲居》是明朝文人陈公纶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环境:明朝时期,虽然社会经济文化有所发展,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这样的社会环境可能对陈公纶的心态和创作产生了影响。 2. 个人经历:陈公纶本人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学识,他可能通过《白云楼闲居》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3. 地理环境:白云楼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陈公纶在这里闲居,可以接触到大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生活,这为他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综上所述,《白云楼闲居》的创作背景涉及到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和地理环境等多个方面。
下一首
《句》
诗词关键字: 自鸣钟 青草 世事
相关诗词
  • 1
    [魏晋]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
    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
    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
  • 2
    [魏晋]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
    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 3
    [魏晋]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
    吴国为我仇。
    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