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菩萨蛮·红娇翠溜歌喉急》

红娇翠溜歌喉急。
旧弦拨断新腔入。

往事水东流。
菱花晓带秋。


帏香双凤集。
清泪层绡湿。

残萝五更头。
酒醒依旧愁。
作品赏析
好的,以下是我对该诗的赏析: 首句红娇翠溜写曲子色泽美不胜收。接着又从听觉着笔写曲子声情之美菱花”原指菱花镜,这里大约指代歌舞场地既为“歌喉急”提供了衬垫,又照映了歌喉,加深乐曲在音乐形象的表达。这急切的歌声在夜的静夜里传得很远很远。使人不免联想到南朝的悲歌“来往不逢人,长堤落水走”。三、四两句自然带出自己的联想。“水东流”,不仅暗示往事如烟,也点出歌者心中对往事似乎有所关涉。末两句是说,夜已将尽,一曲新词写成了,而帘外,寒露点点,似乎凝聚着双凤双鸾的清泪;室内,人已散去,只留下清泪斑斑,似乎是残灯上的点滴光泪。这里似含有对于遗漏过去的追忆与惋惜。 这首小诗以清婉见长。全诗语言清丽,形象清秀,音调流美。通篇不直接出现人物,但通过环境的烘托、乐曲的情意和联想的纽带,却把歌女的容貌和神态表现得相当动人。 这首诗的结句“酒醒依旧愁”虽然直说胸臆,但却是情语。醉酒可以暂时忘却烦恼,然而酒醒之后却更令人感到只有愁绪未眠。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复杂的思想感情。另外诗也自然地引起下文“往事水东流”,为下面的回忆作了很好的铺垫。这首小诗清新流美,风格近似唐代绝句。它脱尽当时(南朝乐府民歌)民歌俚俗的痕迹,纯然是一种圆美整婉的风格,具有引人含思遐想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赵必的《菩萨蛮·红娇翠溜歌喉急》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具体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一些可能的情况。首先,从词的内容来看,它描写了春日景色和少女的形象,可能是在春游或赏花时有所感而作。其次,赵必作为南宋的官员和文人,在文学创作上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影响,因此这首词也可能是在一定的文学背景下创作的。 总的来说,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根据词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等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下一首
《拟古》
诗词关键字: 歌喉 酒醒 往事
相关诗词
  • 1
    [宋]
    结算平生,风流债负,请一笔句。
    盖攻性之兵,花围锦阵,毒身之鸩,笑齿歌喉。
    岂识吾儒,道中乐地,绝胜珠帘十里楼。
    迷因底,叹晴干不去,待雨淋头。
    休休。
    著甚来由。
    硬铁汉从来气食牛。
    但只有千篇,好诗好曲,都无半点,闲闷闲愁。
    自古娇波,溺人多矣,试问还能溺我不。
    高抬眼,看牵丝傀儡,谁弄谁收。
  • 2
    [宋]
    宝篆烟消香已残。
    婵娟月色浸栏干。
    歌喉不作寻常唱,酒令从他各自还。
    传杯手,莫教闲。
    醉红潮脸媚酡颜。
    相携共学骖鸾侣,却笑庐郎旧约寒。
  • 3
    [宋]
    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
    丈夫有此,便可谈笑觅封侯。
    试问湘南水石,今古阅人多矣,曾见此公不。
    名姓出天上,声誉塞南州。
    斩楼兰,擒颉利,志须酬。
    青衫何事,犹在楚尾与吴头。
    闻道长安灞水,尽是三槐风月,好奉板舆游。
    此曲为君寿,为我唤歌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