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哉坤元,持载万物。 继天神圣,观世治忽。 颂祗之堂,芳以圭黻,孰为邦休,四海无拂。 |
|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和歌颂的诗,它赞美了坤元之德的伟大和神圣,以及治理国家的神圣人物。 首先,诗中提到了“至哉坤元,持载万物”,这是对坤元之德的赞美。坤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大地之母,代表着大地、大地之德、大地之力量等。在这里,诗人用“至哉”来形容坤元之德,表达了对它的高度赞扬。同时,“持载万物”也表达了坤元之德的力量和伟大,它承载着万物,孕育着生命,是宇宙中最伟大的力量之一。 接着,“继天神圣,观世治忽”是对神圣人物的赞美。这里的“天”指的是天道、天理、天意等,神圣人物则是那些能够顺应天意、治理国家的人物。诗人用“继天神圣”来形容这些人物,表达了他们的神圣性和伟大性。同时,“观世治忽”表达了这些人物能够观察世界的变化,掌握国家的治理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颂祗之堂,芳以圭黻”是对神圣人物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这里的“颂祗”指的是对神圣人物的赞美和尊敬,“堂”指的是神圣人物所在的场所,“圭黻”则是一种古代官员的礼服,代表着官员的身份和地位。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神圣人物的敬仰之情,他们穿着华丽的礼服,站在神圣的场所中,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最后,“孰为邦休,四海无拂”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祝福和期望。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让四海之内都充满和平和安宁?诗人用“孰为邦休”来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祝福和期望,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和歌颂的诗,它通过赞美坤元之德、神圣人物以及祝福和期望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和期望。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