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洞仙歌·愁边雨细》

愁边雨细。
漠漠天如醉。
摇飏游丝晚风外。
酿轻寒、和暝色,花柳难胜,春自老,谁管啼红敛翠。
关情潜入夜,斜湿帘栊,几处挑灯耿无寐。
念阳台、当日事,好伴云来,因个甚、不入襄王梦里。
便添起、寒潮卷长江,又恐是离人,断肠清泪。
作品赏析
这首词以夜雨起兴,抒写了思妇的孤寂和幽怨。 上片写景,雨丝如愁,轻寒袭人,暮色沉沉,花柳凋零。以“愁”字统起,写雨后天晚,轻寒料峭,暝色深沉,花香柳色似减色凋零。一个“难”字,一个“老”字,又流露出惋惜和叹喟之意。但面对这萧瑟景色,却连“管”这秋老的“啼红敛翠”都不愿,只是徒增烦恼而已。一个“难”字,寄托着词人无限感伤,深刻地表达了内心的惆怅和孤寂。 下片点明夜已深,“潜入夜”即夜深人静时。帘栊已斜湿,因夜雨滴帘,帘湿而带寒意,因人不能寐。室内只看到“挑灯耿无寐”,一个“耿”字写出对窗外世界极为强烈的关注和无法入眠的苦闷。阳台之事,乃楚王梦遇神女之事,词人借用此典,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幸福的追求。但天公不作美,“离人”却横加干预,“便添起、寒潮卷长江”,清泪欲绝。结句化用李商隐《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句意,“便恐是离人”,点出心中忧虑。江水一夜成寒潮,怕是从分离的亲人那里飘来的。但离人受苦受罪“断肠”而又泪干已流,“便添起、寒潮卷长江”,极尽渲染之能事。“断肠清泪”、“寒潮”等词皆化用前人诗句以表情达意,得心应手,浑然天成。 此词以景起兴,用典贴切,语言华丽,声韵婉转。写“愁边雨细”,一个“愁”字统领全篇,对景怀人,情景交融。词中反用前人诗意及拟人手法,表达了词人真挚的感情。虽为景中之情,却与“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境相似。
创作背景
谢懋的《洞仙歌·愁边雨细》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词,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情感经历有关。谢懋生活在南宋末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人心惶惶。他的词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透露出一种消沉、悲观的情绪。 这首词通过描写细雨纷飞、江天阴沉的景象,渲染了一种离别时的悲伤氛围。同时,通过“小楼”、“残烛”、“断雁”等意象,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感。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综上所述,谢懋的《洞仙歌·愁边雨细》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情感经历密切相关,是对离别之情的深刻描绘。
上一首
《溪行》
下一首
《雪》
诗词关键字: 花柳 寒潮 游丝
相关诗词
  • 1
    [当代]
    输赢成败,又争由人算。
    且自逍遥没人管。
    奈天昏地暗,斗转星移。
    风骤紧,缥缈风头云乱。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梦里真真语真幻。
    同一笑,到头万事俱空。
    胡涂醉,情长计短。
    解不了,名疆系嗔贪。
    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
  • 2
    [清]
    书床镜槛,记相连斜桷。
    惯见修蛾远山学。
    倩青腰受简,素女开图,才凝盼,一线灵犀先觉。
    新来窥宋玉,不用登墙,近在蛛丝画屏角。
    见了乍惊回,点屐声频,分明睹翠帷低擢。
    旋手揭,流苏近前看,又何处迷藏,者般难捉。
  • 3
    [清]
    谢娘春晓,借贫家螺黛。
    须拗花枝与伊戴。
    傍妆台,见了已慰相思。
    原不分,云母船窗同载。
    丛祠灯火下,暗祝心期,众里分明并侬拜。
    尽说比肩人,目送登舻,香渐辣晚风罗带。
    信柔橹,呕哑拨鱼衣,分燕尾溪流,赤栏桥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