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忠悯公墓志后》
初心直欲复关河,保蜀劳不局自多。 诸葛大名垂宇宙,北山千古共巍峨。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对诸葛亮的赞扬,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首句“初心直欲复关河,保蜀劳不局自多。”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初心不改,始终致力于恢复关中河山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初心”可以理解为诸葛亮为复兴汉室而奋斗的初衷,而“复关河”则是对诸葛亮北伐的描述,体现了他的坚韧不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二句“保蜀劳不局自多”则是进一步表达了诸葛亮在蜀地保土、勤劳奉献的精神,强调了他为蜀汉事业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这种“不局自多”的精神,是诗人对诸葛亮忠诚、勤奋、敬业的赞美,也是诗人对自我品质的自我期许。
第三句“诸葛大名垂宇宙”,这句诗是对诸葛亮的功绩和声望的赞美。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的历史上留下了卓越的功绩,他的大名流传千古,被誉为“卧龙先生”,被世人敬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功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也要像诸葛亮一样,留下自己的功绩和声望。
最后一句“北山千古共巍峨。”则是借用了“北山移文”的典故,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的期望。这里的“北山”指的是诸葛亮的故乡,“共巍峨”则是对诸葛亮品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精神的敬仰和自我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勤奋、敬业精神的追求和自我期许,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
创作背景
《题忠悯公墓志后》是宋朝诗人徐木润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忠悯公”的生平事迹和徐木润对他的敬仰有关。首先,要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需要对“忠悯公”这个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忠悯公”可能是一位忠诚于国家、为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但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或牺牲。徐木润在了解到“忠悯公”的事迹后,深感敬仰,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忠悯公”的怀念和赞美。在诗中,徐木润可能通过描述“忠悯公”的事迹和精神,来表达自己对忠诚、英勇、正义等价值的崇尚,同时也对时代的不公和苦难表达了关切和反思。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结果,具体创作背景可能还需查阅更多文献资料来进一步了解。
相关诗词
-
满眼松楸护石茔,此来倍觉暗伤情。
烟云深处眠翁仲,俎豆香时荐特牲。
一寺近回溪水曲,万山青向墓门横。
杨花无限萦春思,送我轻舟十里程。
-
荒坟邻近鄂王宫,异代孤臣伏腊同。
北狩忽闻哀痛诏,中兴多仗保釐功。
百年天地回元气,五夜松杉度烈风。
圣主只今恢庙略,玉门闻巳罢和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