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醉后戏赠苏九翛》

白首书窗成巨儒,不知簪组遍屠沽。
劝君莫问长安路,且读鲁山于蒍于。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学识和品行的,通过描绘一位白首书生在书窗中成为巨儒,却不被世俗所理解的情景,表达了对学识的尊重和对品行的高尚的赞美。 首句“白首书窗成巨儒”描绘了一位年老的书生在窗明几净的书房中潜心研究,最终成为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巨儒。这里的“白首”并非指年龄,而是指年老,表达了书生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 第二句“不知簪组遍屠沽”则揭示了世俗的虚荣和浅薄。在世俗的眼中,那些身着华丽服饰、佩戴金银珠宝的人可能被认为是成功和地位的象征,而那些不追求物质享受、专注于学问的人则可能被视为无用之人。然而,这首诗却表达了对这种世俗观念的反驳,强调了学问和品行的价值。 第三句“劝君莫问长安路”是对世俗的进一步批评。长安是古代中国的首都,是权力和财富的中心,许多人为了追求名利而奔波于这条路上。然而,这首诗却劝诫人们不要只关注这些表面的东西,而应该追求内心的充实和精神的满足。 最后一语“且读鲁山于蒍于”则是诗人对人们的一种鼓励和启示。诗人鼓励人们去阅读那些具有深刻内涵和价值的书籍,如《鲁山于蒍于》这样的经典,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自己的品行和修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白首书生在书窗中成为巨儒,却不被世俗理解的情景,表达了对学识的尊重和对品行的高尚的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只追求表面的名利,而应该追求内心的充实和精神上的满足。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启示意义,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诗词关键字: 不知
相关诗词
  • 1
    [元]
    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
    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 2
    [唐]
    春江愁送君,蕙草生氤氲。
    醉后不能语,乡山雨纷纷。
  • 3
    [明]
    江村昨夜西风起,木叶萧萧堕江水。
    水边摐蓼正开花,妆点秋容画图里。
    小舟一叶弄沧浪,钓得鲈鱼酒正香。
    醉后狂歌惊宿雁,芦花两岸月苍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