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方通判良翰》
            
            
            
达者渊明自挽歌,新坟数尺奈愁何。 鸡林贾客无从问,收拾篇章有几多。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于陶渊明的赞美和对于其自挽歌的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陶渊明的敬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逝去的人的哀思和无奈。
首句“达者渊明自挽歌”,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被誉为“田园诗人”。而诗人在此处以陶渊明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态度。
“新坟数尺奈愁何”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逝去的人的哀思和无奈。新坟数尺,意味着诗人所怀念的人已经离世,这种悲痛和无奈是无法避免的。诗人在此处用简单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鸡林贾客无从问”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珍视和追求。鸡林贾客是指古代贸易商人,他们穿梭于各国之间进行贸易活动。诗人在此处用他们来比喻那些珍视文学作品的读者,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高度重视和追求。
“收拾篇章有几多”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己作品的自信和自豪。收拾篇章,是指整理自己的作品。诗人在此处用简单而自信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自己作品的自信和自豪,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对于文学作品的珍视和追求、以及对于逝去的人的哀思和无奈。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刻,语言简练而有力,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 
             
创作背景
  
 《挽方通判良翰》是宋朝诗人林光朝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挽诗是为了悼念他的朋友方良翰而写的,方良翰是一位通判(古代官名),两人可能有过一些交往或共事经历。通过诗歌,林光朝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不舍和悲痛之情,同时也赞扬了方良翰的为人和政绩。具体的创作背景,如两人之间的关系、方良翰的生平事迹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
            
			
            
        
            
                相关诗词
                
 
 - 
           
                        
                        
                        
                            
                            
                           楼橹千重铁作门,不堪聚米更重论。
居延岁月那相似,一听悲歌一断魂。
                        
                         
                        
                                                    
                         
            
    
 
 - 
           
                        
                        
                        
                            
                            
                           得钱终日走燕寺,抱膝经年动越吟。
想得长安西望眼,只应黄鹄见归心。
                        
                         
                        
                                                    
                         
            
    
 
 - 
           
                        
                        
                        
                            
                            
                           九死穹庐我未甘,后来勿使陇西惭,明时节义多传述,柱下何人是老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