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壤瞻唐本,山祠阅晋馀。 水亭开帟幕,岩榭引簪裾。 地绿苔犹少,林黄柳尚疏。 菱苕生皎镜,金碧照澄虚。 翰苑声何旧,宾筵醉止初。 中州有辽雁,好为系边书。 |
| 这是一首描绘风景和历史的诗,通过对中原地区风土人情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 首联“风壤瞻唐本,山祠阅晋馀”中,“风壤”指的是中原地区的风土人情,“瞻”则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敬仰之情,“唐本”指的是唐朝的故地,表达了对唐朝的敬仰之情;“山祠”则指的是山间的祠堂,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这一联通过描绘中原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颔联“水亭开帟幕,岩榭引簪裾”则是对中原地区自然风光的描绘。水亭和岩榭是中原地区常见的景观,而“开帟幕”和“引簪裾”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亭台楼榭中游玩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对中原地区草木、湖泊、山石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们生活场景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对中原地区风土人情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中原地区的文化遗迹和历史传说,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中州有辽雁,好为系边书”,则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边疆安全的担忧。这句诗以“辽雁”为喻,希望边疆地区能够安定和平,不再有战乱和纷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中原地区风土人情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敬仰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文化和历史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边疆安全的担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