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春日晋祠同声会集得疏字韵》

风壤瞻唐本,山祠阅晋馀。
水亭开帟幕,岩榭引簪裾。
地绿苔犹少,林黄柳尚疏。
菱苕生皎镜,金碧照澄虚。
翰苑声何旧,宾筵醉止初。
中州有辽雁,好为系边书。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风景和历史的诗,通过对中原地区风土人情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 首联“风壤瞻唐本,山祠阅晋馀”中,“风壤”指的是中原地区的风土人情,“瞻”则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敬仰之情,“唐本”指的是唐朝的故地,表达了对唐朝的敬仰之情;“山祠”则指的是山间的祠堂,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这一联通过描绘中原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颔联“水亭开帟幕,岩榭引簪裾”则是对中原地区自然风光的描绘。水亭和岩榭是中原地区常见的景观,而“开帟幕”和“引簪裾”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亭台楼榭中游玩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对中原地区草木、湖泊、山石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们生活场景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对中原地区风土人情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中原地区的文化遗迹和历史传说,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之情。 最后一句“中州有辽雁,好为系边书”,则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边疆安全的担忧。这句诗以“辽雁”为喻,希望边疆地区能够安定和平,不再有战乱和纷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中原地区风土人情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敬仰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文化和历史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边疆安全的担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诗词关键字: 绿苔 金碧
相关诗词
  • 1
    [宋]
    忆阑亭佳致,从宪长,剩追寻。
    问开花高山,晋祠流水,谁是知音。
    虽无凤笙龙管,劝行杯、时有不弦琴。
    马首家家明月,眼前处处禅林。
    一觞一咏畅怀襟。
    尘世任浮沉。
    莫论兴亡,休争人我,且乐欢心。
    韶华岂能常在,又斜阳、西下暮云深。
    好袖东风归去,春宵一刻千金。
  • 2
    [元]
    满谷萧萧落叶黄。
    绣衣总马驻平岗。
    一川野色迷秋色,四面山光接水光。
    花作阵,酒为浆。
    晋祠风物正重阳。
    殷勒留住黄华使,同放乾坤入醉
  • 3
    [元]
    方丈堆空瞰碧潭。
    潭光山影静相涵。
    开轩千里供晴岚。
    流水桃花疑物外,小桥烟柳似江南。
    挽将风月入醺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