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作品赏析
这首七绝是历来传诵的名篇。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如果说前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而未发;那么后两句则正面写情。在万籁俱寂中,夜风送来呜呜咽咽的芦笛声。这笛声使诗人想到:是哪座烽火台上的戍卒在借芦笛声倾诉那无尽的边愁?那幽怨的笛声又触动了多少征人的思乡愁?在这漫长的边塞之夜,他们一个个披衣而起,忧郁的目光掠过似雪的沙漠,如霜的月地,久久凝视着远方······“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诗意婉曲深远,让人回味无穷。刘禹锡《和令孤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中提到李益,有“边月空悲芦管秋”句,即指此诗。可见此诗在当时已传诵很广。《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的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创作背景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经历有关。李益曾跟随朔方节度使崔宁,在边塞生活过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他感受到了边疆战士的艰辛和思乡之情。某天夜晚,他在受降城上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笛声,勾起了战士们的思乡之情,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诗的首句“回乐峰前沙似雪”,描写了边疆沙漠的景象,营造出荒凉寂寥的氛围。次句“受降城外月如霜”则描绘了月光如霜的寒冷夜景,进一步强调了边疆的艰苦环境。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为后文做了铺垫。 诗的后两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则直接表达了边疆战士们的思乡之情。芦管的悠扬声音引起了战士们的共鸣,一夜之间,大家都望向远方,思念家乡。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战士们的内心世界。 综上所述,《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创作背景是李益在边塞生活期间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边疆战士们的艰辛生活和思乡之情。
诗词关键字: 芦管 受降 不知
相关诗词
  • 1
    [唐]
    幽咽新芦管,凄凉古竹枝。似临猿峡唱,疑在雁门吹。
    调为高多切,声缘小乍迟。粗豪嫌觱篥,细妙胜参差。
    云水巴南客,风沙陇上儿。屈原收泪夜,苏武断肠时。
    仰秣胡驹听,惊栖越鸟知。何言胡越异,闻此一同悲。
  • 2
    [唐]
    圣后经纶远,谋臣计画多。受降追汉策,筑馆计戎和。
    俗化乌孙垒,春生积石河。六龙今出饯,双鹤愿为歌。
  • 3
    [唐]
    倾晖速短炬,走海无停川。冀餐圆丘草,欲以还颓年。
    此事不可得,微生若浮烟。骏发跨名驹,雕弓控鸣弦。
    鹰豪鲁草白,狐兔多肥鲜。邀遮相驰逐,遂出城东田。
    一扫四野空,喧呼鞍马前。归来献所获,炮炙宜霜天。
    出舞两美人,飘摇若云仙。留欢不知疲,清晓方来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