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君无姓字,何代至今存。 数里山为宅,两株桐是孙。 人烟半峰碧,溪水带潮浑。 多少来游客,茫茫蹋药根。 |
| 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隐君无姓字,何代至今存”,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者的敬佩之情。隐居者没有留下姓名,也不知道他们来自哪个朝代,但他们的生活却一直延续至今。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隐居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颔联“数里山为宅,两株桐是孙”,描写了隐士的住所环境,他们住在几里之外的山里,只有两株梧桐树作为子孙繁衍至今。这一句不仅展示了隐士的生活环境,也传达出一种自然、淳朴的气息,同时也表现了隐士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依赖。 颈联“人烟半峰碧,溪水带潮浑”,描绘了隐居地的风景,山间的炊烟与溪水带着潮水和浑浊的水流,展现出一种宁静、自然的美景。这一句进一步表现了隐士生活的自然、淳朴和宁静。 尾联“多少来游客,茫茫蹋药根”,诗人通过描绘游客们对隐士生活的茫然无知和随意践踏植物的情景,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喧嚣社会的不满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描绘的景色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自然,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