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出东陂路,过访北岩前。 蔡经新学道,王烈旧成仙。 驾鹤来无日,乘龙去几年。 三山银作地,八洞玉为天。 金精飞欲尽,石髓溜应坚。 自悲生世促,无暇待桑田。 上月芝兰径,中岩紫翠房。 金壶新练乳,玉釜始煎香。 六局黄公术,三门赤帝方。 吹沙聊作鸟,动石试为羊。 缑氏还程促,瀛洲会日长。 谁知北岩下,延首咏霓裳。 结衣寻野路,负杖入山门。 道士言无宅,仙人更有村。 斜溪横挂渚,小径入桃源。 玉床尘稍冷,金 |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道教仙境的诗,通过对蔡经、王烈等道士的描述,以及三山、八洞等仙境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诗中通过对蔡经、王烈等道士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的敬仰和对修行的向往。蔡经新学道,王烈旧成仙,这两句表明了道教修行的重要性,也暗示了诗人对修行的渴望。 其次,诗中对三山、八洞等仙境的描绘,表现出道教仙境的神秘和美丽。三山银作地,八洞玉为天,这些描述让人感受到仙境的美丽和神秘,也让人对道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道教文化的向往。自悲生世促,无暇待桑田,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也暗示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最后,诗中对山水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道教文化的认同。溪水横挂渚,小径入桃源,这些描述让人感受到自然美景和道教文化的和谐统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道教文化和仙境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道教文化的向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