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真景元直院将漕江东》
忧国诚如此,忧民事可知。 政苛纷蠹螫,官墨厌膏脂。 谁谓长城在,不扶元气衰。 天颜还咫尺,时听远猷驰。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深深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关心。首联直接点明,忧国之情诚然如此,那么忧民之举更可以从中推知。这既是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深深忧虑,也是他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关切。
颔联通过对当前政治状况的批评,表达了诗人对苛政的痛恨和对贪官污吏的厌恶。政苛、官墨两句,犹如两把尖刀,直刺时政之弊。诗人以长城自比,意在表明,如果不扶助元气之衰,那么再坚固的长城也会崩溃。这里暗含着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颈联则转向对皇帝的期望。诗人希望皇帝能够关注国家大事,听取远猷之策,以此来振兴国家。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信心。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和百姓疾苦的深深关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
|
创作背景
《送真景元直院将漕江东》是宋朝诗人徐侨所作的一首诗。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为真景元这位直院(即宫廷中的高级官员)即将前往江东(长江以东地区,通常指江南一带)担任漕运使(负责水运粮食等物资的官员)而作。
对于该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很抱歉暂时无法提供。不过,可以推测,诗人徐侨与真景元可能有着一定的交情或同僚之谊,因此在他即将赴任之际,写下了这首诗来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祝愿。同时,诗中也可能蕴含了对真景元未来工作的期待和对他能够胜任新职的信任。
相关诗词
-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