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同离孙童蒙游净慈》

三月第三日,又来游梵林。
醉言惊俗耳,贫趣契僧心。
犬吠落红外,鸟啼空翠阴。
一年最佳处,分付老龄吟。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三月初三日诗人再次游览梵林寺的景色和心情。首联“三月第三日,又来游梵林”,简单明了地交代了时间和地点,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梵林寺的喜爱之情。颔联“醉言惊俗耳,贫趣契僧心”,通过对比俗人和僧人的不同心境,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与佛心相通的情感。颈联“犬吠落红外,鸟啼空翠阴”,以动衬静,通过描绘犬吠和鸟啼的声音,反衬出梵林寺的宁静祥和。尾联“一年最佳处,分付老龄吟”,总结全诗,点明梵林寺是一年中最美的地方,同时也是诗人老年时吟咏的好去处。 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流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通过描绘梵林寺的景色和僧人的心境,诗人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境界,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
诗词关键字: 分付 鸟啼 犬吠
相关诗词
  • 1
    [唐]
    独坐年将暮,常怀志不通。
    有时须问影,无事却书空。
    弃置如天外,平生似梦中。
    蓬心犹是客,华发欲成翁。
    迹滞魂逾窘,情乖路转穷。
    别离同夜月,愁思隔秋风。
    老少悲颜驷,盈虚悟翟公。
    时来不可问,何用求童蒙。
  • 2
    [宋]
    仓颉鹳鸟迹,於是创文字。
    原其制作心,本以便记事,呼读犹强名,况乃论位置。
    周人建小学,六书分义类。
    特令授童蒙,庶几别同异。
    奈何中古后,穿凿失伦次。
    早皿晋医言,止戈楚人志。
    宋更{马瓜}作騧,秦易辠为罪。
    三刀自梦徵,两日因谶记。
    山丝已怪妄,门草更茫昧。
    白水及绯衣,皆是表符瑞。
    解槐与说枣,抑又出讥戏。
    形声罕复论,一切归会义。
    咄哉许祭酒,著论穷巧慧。
    流俗喜不根,传授满当世。
    廷尉议三章,诸生谈六艺。
  • 3
    [宋]
    昔在童蒙岁,学礼暨诗书。
    肃肃秉庭训,罔敢甯斯须。
    积习将一纪,心目多勤劬。
    本此修拙辞,阶之登仕途。
    得以施所学,闻者谓之迂。
    吾道固未行,或嗤为腐儒。
    腐诚如所云,儒非吾敢居。
    时英贱民政,亦诮官之麄。
    嘉言屡治勗,周旋画伟谟。
    胡不事章句,清贵无加于。
    我闻今学者,为人不自图。
    六朝文物壅,化源由是枯。
    华文愧不能,迷深甘守株。
    古人不得见,临风重欷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