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在童蒙岁,学礼暨诗书。 肃肃秉庭训,罔敢甯斯须。 积习将一纪,心目多勤劬。 本此修拙辞,阶之登仕途。 得以施所学,闻者谓之迂。 吾道固未行,或嗤为腐儒。 腐诚如所云,儒非吾敢居。 时英贱民政,亦诮官之麄。 嘉言屡治勗,周旋画伟谟。 胡不事章句,清贵无加于。 我闻今学者,为人不自图。 六朝文物壅,化源由是枯。 华文愧不能,迷深甘守株。 古人不得见,临风重欷嘘。 |
| 这首诗是作者在回顾自己年少时学习礼乐诗书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追求和对儒生遭遇的愤慨。 首先,诗中描述了作者在童年时期就开始学习礼乐诗书,并得到了庭训的严格教育。他时刻不敢松懈,勤勉不懈地学习,积累了很多知识。 接着,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渴望,希望能够施展所学,为百姓服务。然而,他也遭到了他人的质疑和嘲笑,认为他的道路迂腐而不实用。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政治环境的愤慨,认为当时政治制度不健全,官僚主义严重,导致政治文化枯竭。作者对此感到无奈和失望,同时也感到自己无法改变这种现状。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古人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待。作者在回顾自己的经历时,不禁感慨古人已经无法看到自己的成就,只能对着风叹息。但他坚信自己的努力终将有所回报,并为未来的美好未来而感到期待。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仕途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以及对政治现状的不满和失望。整首诗语言朴实而真挚,充满了情感和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