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水殿纳凉图》
湖上阑干百尺台,台边水殿倚云开。 红桥人隔荷花语,玉碗金盘进雪来。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题目是“湖上阑干百尺台,台边水殿倚云开。红桥人隔荷花语,玉碗金盘进雪来。”这首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首先,诗中描绘了一个壮观的湖上景色,百尺高的栏干环绕着台,云雾缭绕的水殿矗立在那里,展现了诗人的视野之广和心胸之开阔。诗人运用了“百尺台”这一词汇,表达出一种宏伟、壮观的氛围,同时也在诗句中描绘出了湖水的清澈和台子的高耸,使人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接着,诗人通过“红桥人隔荷花语”这一描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为细腻的场景中。红桥横卧在荷花丛中,人影与荷花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使用了“隔”字,既描绘了荷花丛的茂密,也表达了人荷花之间的距离感,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最后,“玉碗金盘进雪来”一句,将整个画面推向了高潮。诗人用“玉碗金盘”来形容进餐的器具,暗示着豪华富贵之感。而“进雪来”则描绘了食物的美味,使人想象到金盘上盛着精美的食物,香气四溢的场景。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于美食的享受,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欣赏。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
创作背景
根据所搜到的资料,暂时没有找到与《题水殿纳凉图》创作背景相关的确切信息。一般来说,诗歌的创作背景可能包括诗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多个方面。如果您对《题水殿纳凉图》的创作背景感兴趣,建议您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或参考相关的文学研究,以深入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背景。
相关诗词
-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
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
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
池亭荷净纳凉时。
四面柳依稀。
棹得酒船回。
看风里、沙巾半欹。
残霞照水,夕阳明树,天付画中诗。
应不负归期。
更谁看、桃花面皮。
-
池亭荷净纳凉时。
四面柳依稀。
棹得酒船回。
看风里、沙巾半欹。
残霞照水,夕阳明树,天付画中诗。
应不负归期。
更谁看、桃花面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