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杨廉夫拄颊楼时余奉命征贤松江故有此作》
飞楼高出市尘表,万丈文光照紫微。 洞仙曾与铁为笛,天女或裁霞作衣。 酒酣尚欲招鹤舞,诗狂未可骑鲸归。 休唤小琼歌《白雪》,自有紫箫吹落厓。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赞美一座高楼的,它通过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这座楼的壮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座楼的深深向往之情。
首先,“飞楼高出市尘表,万丈文光照紫微”,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形容这座楼耸立在市尘之上,如同万丈光芒照亮了天空,将周围的一切都映照得紫光闪闪。这不仅展现了楼的高耸入云,也象征着这座楼的高贵与非凡。
“洞仙曾与铁为笛,天女或裁霞作衣”,诗人以神话传说为喻,描述这座楼的不同凡响。这里的“洞仙”和“天女”都是传说中的神仙,诗人用他们作为例子,来形容这座楼的神奇之处。这里的“铁为笛”和“霞作衣”更是展现出这座楼的与众不同。
“酒酣尚欲招鹤舞,诗狂未可骑鲸归”,这两句诗则更加突出了诗人对这座楼的向往之情。诗人想在喝醉时在这里召唤白鹤起舞,诗兴大发时又不能骑鲸归去。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这座楼的深深向往,也表达了他对自由、超脱的追求。
最后,“休唤小琼歌《白雪》,自有紫箫吹落厓”,诗人以“小琼”这位仙女为喻,暗示这座楼的主人或与之有关的人有着非凡的才华和气质。而“自有紫箫吹落厓”则再次突出了这座楼的高贵非凡,表达了诗人对这座楼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高楼的生动描绘和丰富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的向往和对高贵非凡的敬仰之情。
|
创作背景
《饮杨廉夫拄颊楼时余奉命征贤松江故有此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明代的一次征贤活动有关。当时,明朝政府为了网罗人才,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召贤士。诗人詹同奉命前往松江地区征召贤人。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机会登上杨廉夫的拄颊楼,饮酒作诗。诗人在欣赏美景、品尝美酒的同时,感慨万千,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通过诗歌,诗人表达了对杨廉夫才华的赞赏,同时也描述了自己在征贤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这首诗成为了詹同与杨廉夫友谊的见证,也反映了明代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与生活风貌。
相关诗词
-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
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
古今共传惜今夕,况在松江亭上头。
可怜节物会人意,十日阴雨此夜收。
不惟人间惜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长空无瑕露表里,拂拂渐上寒光流。
江平万顷正碧色,上下清澈双璧浮。
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避鱼龙忧。
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槎去触斗牛。
景清境胜反不足,叹息此际无交游。
心魂冷烈晓不寝,勉为此笔传中州。
-
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
钓车子,掘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