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台》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怀古伤今,通过对六朝古迹荒台草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朝代兴衰的感慨。
首句“百战余荒台”,直接点明了这个古迹曾经经历过的战争之多和荒凉之状。荒台,是一个凄凉的景象,暗示了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许多悲壮的故事。而“百战”,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历史重要性,表明了这个地方曾经是兵家必争之地。
“南归士无几”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南归士,指的是从北方战乱地区南迁的士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战乱中失去家园的士人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那个时代的混乱和动荡的反思。
“草木向人啼,或是六朝鬼”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荒台上的草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草木向人啼,这个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草木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也许是六朝的鬼怪仍在其中徘徊。这种描绘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加深了读者对历史变迁的感受。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描绘荒台这样的历史古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世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那些在战乱中失去家园的士人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
创作背景
**《弩台》的创作背景与明代时期的乱世悲凉和动荡有关**。作者陆弼通过描绘弩台这一军事设施的荒凉和残破景象,表达了对时代衰落和人民苦难的感慨。弩台曾经见证了无数战争的残酷,而现在却破败不堪,这成为了诗歌创作的主要背景。
相关诗词
-
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
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
砚沼只留溪鸟浴,屟廊空信野花埋。
姑苏麋鹿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
-
-
淮泗秋风动地来,月明如水雁声哀。
南经伍员吹篪市,北眺曹公较弩台。
归路渐香菰米饭,佳期已负菊花杯。
愁闻烽火连东北,极目浮云黯未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