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蒋洋道中望太姥山四首》

问俗驱王事,斋宫耐可期。
寒花明绛节,孤月映摩尼。
缥渺浮虚廊,苍茫弄晚曦。
三山如可接,莫遣汉臣归。
作品赏析
这首诗整体上给人一种雄浑壮阔的感觉。诗人通过描绘斋宫之景、祭祀之事,展现了国家祭典的庄重和严肃,表达了对王事的敬重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首句“问俗驱王事,斋宫耐可期。”表现出忙碌而有序的氛围,既说明了此次祭祀的急迫性,又表现出祭祀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为后续的祭祀活动做好了铺垫。 “寒花明绛节,孤月映摩尼。”这两句描绘了斋宫的景象,寒花、孤月,营造出一种静谧、庄重的氛围,而绛节、摩尼则象征着祭祀的庄严和神圣。 “缥渺浮虚廊,苍茫弄晚曦。”描绘了斋宫的建筑和天空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宏大、辽阔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祭祀的重要性和庄重性。 最后两句“三山如可接,莫遣汉臣归。”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对王室的忠诚。三山如可接,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昌盛,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信心。而莫遣汉臣归,则表达了诗人对王室的忠诚和对国家的责任。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祭祀场景和表达忠诚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国家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对王室的忠诚,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创作背景
《蒋洋道中望太姥山四首》是唐朝诗人陈嘉言创作的一组诗,描写了他在行经蒋洋道时远眺太姥山的所见所感。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地理环境:蒋洋道是古代的一条道路,太姥山则是当地的一座著名山峰。陈嘉言在行经此地时,被太姥山的景色所吸引,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2. 个人经历:陈嘉言是一位唐朝的诗人,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俗。此次行程可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影响,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3. 时代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文化艺术繁荣,诗歌创作尤为兴盛。陈嘉言作为当时的诗人,受到了时代氛围的熏陶和影响。 综上所述,陈嘉言的《蒋洋道中望太姥山四首》是在行经蒋洋道时,受到太姥山景色的吸引,结合自身经历和时代背景而创作的。
上一首
《野眺》
诗词关键字: 斋宫
相关诗词
  • 1
    [宋]
    滚滚千山入马蹄,出游回首日平西。
    人从杜宇鸣时别,天向蒹葭静处低。
    白鸟得鱼閒钓艇,黄蜂抱蕊闹花枝。
    好将太姥山前路,付与孤猿自在啼。
  • 2
    [唐]
    层崖缘石涧,孤树耸危桥。
    海色侵衣袂,松风破泬寥。
    佛门苔藓古,山寺薜萝饶。
    回首斜阳外,神仙未可招。
  • 3
    [唐]
    绝巘云霄外,嵯峨杳霭间。
    云将山岫湿,鹤伴月华閒。
    流水溪溪静,琪花树树殷。
    攀跻犹未得,清梦绕禅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