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晦日宴高氏林亭》

公子申敬爱,携朋玩物华。
人是平阳客,地即石崇家。
水文生旧浦,风色满新花。
日暮连归骑,长川照晚霞。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公子好友的诗。全诗紧紧围绕友人的行为举止和其所处的环境,采用移情于景的手法,刻画出了一个既欢乐又美好的情景,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首先,“公子申敬爱,携朋玩物华”这句诗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和作者对他的喜爱之情。公子申是友人的名字,而“携朋玩物华”则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欣赏美景、品玩物华的欢乐场景。 接着,“人是平阳客,地即石崇家”两句诗,作者通过对比友人出身于平阳这样的普通地方,却拥有如石崇那样的富贵生活,表达了对友人深厚财力的赞美,也侧面揭示了当时社会阶层的复杂性。 “水文生旧浦,风色满新花”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水文、风色等自然景色,表现了公子申所在环境的优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水文象征着生命与活力,风色则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这种手法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画卷。 最后,“日暮连归骑,长川照晚霞”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公子申和他的朋友们骑着马儿欢快归来的场景。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将长河映射出的晚霞比作归鸿的队伍,营造出一种热烈而欢快的氛围。而这也恰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热情欢迎和深厚情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公子申的形象和其所处的环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友情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敬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创作背景
《晦日宴高氏林亭》是唐朝诗人陈嘉言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一个晦日(每月的最后一天)应邀赴高氏林亭宴饮的场景,描绘了园林的景色和宴会的欢乐气氛。 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抱歉暂时无法提供。诗歌的创作背景往往与诗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因素有关,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如果有兴趣,建议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多关于这首诗创作背景的信息。
诗词关键字: 风色 水文 敬爱
相关诗词
  • 1
    [唐]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
    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
    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 2
    [唐]
    临泛从公日,仙舟翠幕张。
    七桥通碧沼,双树接花塘。
    玉烛收寒气,金波隐夕光。
    野闻歌管思,水静绮罗香。
    游骑萦林远,飞桡截岸长。
    郊原怀灞浐,陂溠写江潢。
    常侍传花诏,偏裨问羽觞。
    岂令南岘首,千载播馀芳。
  • 3
    [清]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
    少年悬弧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
    誓将适彼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问政求学观其光。
    乃于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九年腊月晦日之夜半,扁舟横渡太平洋。
    其时人静月黑夜悄悄,怒波碎打寒星芒。
    海底蛟龙睡初起,欲嘘未嘘欲舞未舞深潜藏。
    其时彼士兀然坐,澄心摄虑游窅茫。
    正住华严法界第三观,帝网深处无数镜影涵其旁。
    蓦然忽想今夕何夕地何地,乃是新旧二世纪之界线,东西两半球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