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七首》
石羊头子向东看,大地茫茫被眼谩。 月映寒潭清彻底,云收华岳露巑岏。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站在石羊头子这个地方,俯瞰着广阔无垠的大地,月亮映照在寒潭中,云雾散去后华山露出高峰的景象。下面我将从主题、意象、情感三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首先,从主题上看,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作者站在石羊头子这个特殊地点,所看到的景象。诗人将视线投向大地,看到了茫茫的景象,也观察到了月亮和云山的美丽景象。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欣赏。
其次,从意象上看,这首诗中使用了许多富有特色的意象来描绘景象。例如,“石羊头子”可能是指地标或者地理特征,作者通过这个特征表达出自己所在的地点。“大地茫茫被眼谩”这句诗中的“被眼谩”形象地描绘出了大地的广阔无垠。“月映寒潭清彻底”中的“寒潭”和“清彻底”则描绘出了月夜下的宁静和清澈。“云收华岳露巑岏”中的“华岳”和“露巑岏”则描绘出了云散后的华山巍峨高耸的形象。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的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最后,从情感上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赞美。在诗句“石羊头子向东看,大地茫茫被眼谩”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大地的广阔无垠感到惊叹。“月映寒潭清彻底,云收华岳露巑岏”则表达了作者对月夜下清幽景象的欣赏和对华山巍峨形象的赞美。整首诗透露出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石羊头子这个地点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赞美之情。诗歌的画面丰富生动,意象运用得当,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自然景观描绘之作。
|
创作背景
《颂古七首》是宋代诗僧释祖璇创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与佛教文化、禅宗思想以及宋代的文学环境密切相关。释祖璇作为一位佛教禅师,通过诗歌来表达对佛法、禅理的理解和体悟。这些诗歌常常借助自然景物、生活琐事等来表现禅宗的哲理,给人以启示。
在宋代,佛教禅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许多禅师通过诗歌、颂古等形式来表达禅宗思想。因此,《颂古七首》也可以看作是释祖璇在禅宗文化背景下,通过自己的修行体验和感悟,创作的一组具有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歌。
总之,《颂古七首》的创作背景涉及到佛教文化、禅宗思想以及宋代的文学环境等多个方面,是释祖璇对禅宗哲理的独特表达和诠释。
相关诗词
-
道泰时清才子贵,家肥国富小儿娇。
不因紫陌花开早,争见黄莺下柳条。
-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不曾杀生,了无忌讳。
传言送语当风流,拈得口兮失却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