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张王臣郊游韵三首》

君访西郊古佛家,还因烧佛问丹霞。
可能同住依弥勒,应是前身悟木叉。
林杪危亭供宴坐,门前翠袖俨排衙。
纷纷廛市何时了,静看优昙浩劫花。
作品赏析
这首诗《君访西郊古佛家,还因烧佛问丹霞》是一首描绘友人拜访古佛家并与之探讨佛理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佛法永恒的感悟。 首联“君访西郊古佛家,还因烧佛问丹霞。”描绘了友人拜访古佛家的情景。诗人用“古佛家”象征着佛法的庄严与神圣,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对佛理的深深向往。而“烧佛”一词,则透露出友人对佛像的敬仰与尊重,同时也隐含着对佛理的探索和追求。友人因烧佛而向丹霞询问,丹霞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指修行到一定程度的人,这里诗人用友人向丹霞询问来表达友人对佛理的深入探究。 颔联“可能同住依弥勒,应是前身悟木叉。”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佛法永恒的感悟。诗人用“同住依弥勒”表达了对与友人一同修行、共同领悟佛法的期待,而“前身悟木叉”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曾因佛法觉悟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世事无常,每个人的前身都有可能悟入佛法。 颈联“林杪危亭供宴坐,门前翠袖俨排衙。”描绘了古佛家的环境,有高耸入云的树林、危亭以及门前排列整齐的翠袖,翠袖是佛教中菩萨的象征,这里用来形容古佛家的门前景象,表现出古佛家的庄严与神圣。而“供宴坐”和“俨排衙”则进一步描绘了古佛家的宁静与和谐,为友人提供了修行和思考的场所。 尾联“纷纷廛市何时了,静看优昙浩劫花。”廛市指世俗之事,诗人用“纷纷廛市何时了”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无奈和感慨。而“静看优昙浩劫花”中的优昙花是佛教中的圣花,象征着佛法无边的永恒,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永恒、世事无常的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友人拜访古佛家并与之探讨佛理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佛法永恒的感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诗词关键字: 弥勒 西郊 浩劫
相关诗词
  • 1
    [唐]
    主家园囿极新规,帝郊游豫奉天仪。
    欢宴瑶台镐京集,赏赐铜山蜀道移。
    曲阁交映金精板,飞花乱下珊瑚枝。
    借问今朝八龙驾,何如昔日望仙池。
  • 2
    [明]
    寒日行白陆,朔吹扬飞尘。
    送客往广陌,中情多苦辛。
    野云覆长路,孰识东西秦。
    临发执前绥,愿为陈所因。
    瞻彼二黄鹄,泪下不能伸。
  • 3
    [明]
    将军宿卫未央下,岁改不知春草长。
    连<米出>郭天气好,细雨浮云含日光。
    清明花柳粲婀娜,士女分明草间坐。
    陌暖游人行不息,烟深好鸟啼相和。
    石杠流水帝坛东,玉岫苍松佛宫左。
    逶迤再入古道场,贝叶尘生空影堂。
    日午鸣钟看礼塔,当年飞鞚忆穿杨。
    汉家诸将谁第一,共说将军勇无敌。
    胸中礼乐轻儒生,四海承平难请缨。
    金马栖迟还落魄,与子闲行写心臆。
    勋业常怜髀肉生,龙钟却遣傍人惜。
    人生不乐奈老何,君不见今日山丘昨朱戟。
    郑园池涸呜蛙多,碧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