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咏史诗·濡须桥》

徒向濡须欲受降,英雄才略独无双。
天心不与金陵便,高步何由得渡江。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徒向濡须欲受降,英雄才略独无双。天心不与金陵便,高步何由得渡江》。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描述了一次历史事件,即濡须口受降。濡须口是三国时期孙权亲自到濡须口去视察曹操所设的防线,并接受曹休的投降。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赞叹之情。 首句“徒向濡须欲受降,英雄才略独无双。”描绘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这里,“徒向濡须”指的是孙权亲自到濡须口视察曹操所设的防线,接受曹休的投降。“欲受降”则表达了孙权的英勇和智慧,他能够接受敌人的投降,展现了他的大将风度。而“英雄才略独无双”则是对孙权的赞美,他不仅有勇有谋,而且才情无双,是真正的英雄人物。 “天心不与金陵便,高步何由得渡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里,“天心”指的是历史的进程和天意。“金陵”指的是孙权后来建立的东吴的都城。“便”在这里表示便利、顺利的意思。诗人通过“天心不与金陵便”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即历史的进程并没有给予东吴顺利发展的机会。而“高步何由得渡江”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即希望未来的历史能够给予英雄人物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施展才华,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一定的哲理,让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思考历史和未来的发展。
诗词关键字: 才略 受降 天心
相关诗词
  • 1
    [魏晋]
    梁习持魏郎。
    秦兵不敢出。
    李牧为赵将。
    疆场得清谧。
  • 2
    [魏晋]
    自古无殉死。
    达人所共知。
    秦穆杀三良。
    惜哉空尔为。
    结发事明君。
    受恩良不訾。
    临没要之死。
    焉得不相随。
    妻子当门泣。
    兄弟哭路垂。
    临穴呼苍天。
    涕下如绠縻。
    人生各有志。
    终不为此移。
    同知埋身剧。
    心亦有所施。
    生为百夫雄。
    死为壮士规。
    黄鸟作悲诗。
    至今声不亏。
  • 3
    [魏晋]
    燕丹善勇士。
    荆轲为上宾。
    图尽擢匕首。
    长驱西入秦。
    素车驾白马。
    相送易水津。
    渐离击筑歌。
    悲声感路人。
    举坐同咨嗟。
    叹气若青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