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贺新郎·知彼须知此》

知彼须知此。
问筹边、攻守规模,云何则是。
景色愔愔犹日暮,壮士无由吐气。
又安得、将如廉李。
燕坐江沱甘自蹙,笑腐儒、枉楦朝家紫。
用与舍,徒为耳。
黄芦白苇迷千里。
叹长淮、篱落空疏,仅馀残垒。
读父兵书宁足恃,击楫谁盟江水。
有识者、知其庸矣。
多少英雄沈草野,岂堂堂、吾国无君子。
起诸葛,总戎事。
作品赏析
这首诗题为“观潮”,其实是一首抒怀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形势的看法,对忠良为国尽忠,却不得重用的悲愤,以及壮志难酬的抑郁和愤慨。 首先,从描绘观潮之景入手,“景色愔愔犹日暮,壮士无由吐气。”借江边日暮、黄芦白苇的荒凉之景,暗示国家的衰败,同时激发壮士的满腔悲愤,却又无处诉说。接下来,“安得将如廉李”一句,直接提出期望:像廉颇、李广那样英勇善战、赤心报国的英雄人物再度出现。然而,“燕坐江沱甘自蹙”,作者却只能独自愁闷,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用与舍,徒为耳。黄芦白苇迷千里。”作者认为,对于国家是使用人才还是埋没人才,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然而却无人能够分辨。眼前千里大淮河上到处是黄芦白苇,荒凉凄惨,这正是国家衰败的象征。 “叹长淮篱落空疏,仅馀残垒。”这两句进一步描绘淮河的景象,感叹战事频仍,民穷财尽,国家的疆土日渐残破。 “读父兵书宁足恃,击楫谁盟江水。”作者认为,书本上的知识不足以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有真正的英雄人物来领导国家。然而,现实却是无人能够担此重任,只能独自击楫,空怀壮志。 最后,“有识者、知其庸矣。”作者呼吁有识之士能够认识到国家的危机,挺身而出,为国家尽忠。然而,“多少英雄沈草野”,真正的英雄却无处施展才华,只能隐居山野。最后两句“岂堂堂吾国无君子,起诸葛,总戎事。”直接指出问题的根源:国家没有真正的英雄来领导国家,致使国家陷入困境。只有像诸葛亮那样的人才能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形势的深刻认识和忧虑,对忠良为国尽忠却不得重用的悲愤,以及对自身才能无法施展的无奈和愤慨。整首诗语言直白,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创作背景
冯取洽的《贺新郎·知彼须知此》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宋朝时期,国家分裂,外族入侵,社会动荡不安。这种历史背景对冯取洽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危机的深深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在词中,冯取洽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以及激昂热烈的语言,来表达他的思想和情感。他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对现实社会的讽刺,传达出对国家兴亡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总的来说,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密不可分,是冯取洽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危机的深深忧虑的体现。
诗词关键字: 篱落 腐儒 吾国
相关诗词
  • 1
    [现代]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五帝五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东方白。
  • 2
    [现代]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 3
    [宋]
    浪涌孤亭起。
    是当年、蓬莱顶上,海风飘坠。
    帝遣江神长守护,八柱蛟龙缠尾。
    斗吐出、寒烟寒雨。
    昨夜鲸翻坤轴动,卷雕翚、掷向虚空里。
    但留得,绛虹住。
    五湖有客扁舟舣。
    怕群仙、重游到此,翠旌难驻。
    手拍阑干呼白鹭,为我殷勤寄语。
    奈鹭也、惊飞沙渚。
    星月一天云万壑,览茫茫、宇宙知何处。
    鼓双楫,浩歌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