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舟归》

平湖渺渺澄寒水,孤舟静泛清光里。
却惭未是狎鸥人,处处凫鹥尽惊起。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湖光水色和自然环境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 首句“平湖渺渺澄寒水”描绘了广阔的湖面在寒冷中平静无波,清澈见底的景象。渺渺,既表现了湖面的宽广,又传达出一种寂静无声的氛围。寒水一词,既描绘了湖水的冷冽,又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 “孤舟静泛清光里”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形象,他独自一人在湖光里静静地泛舟,享受着湖面的平静和清澈。静泛一词,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又传达了他对自然的欣赏和享受。 “却惭未是狎鸥人”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内心独白。他感到自己还未能成为亲近自然、与鸥鸟为伍的人,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但同时也流露出他的孤独和无奈。 “处处凫鹥尽惊起”是诗人在反思之后看到的景象。他看到湖边的水鸟因为他的出现而惊起,这表现了他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护,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湖面、泛舟、鸥鸟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引人深思。
诗词关键字: 惊起 孤舟
相关诗词
  • 1
    [唐]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 2
    [唐]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 3
    [清]
    渔家小儿女,见郎娇不避。
    日暮并舟归,鸬鹚方晒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