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乌目山五题·龙院》

林下金仙地,苔门揜夕阳。
花飞殿塔顶,地照云霞光。
松老鹤仍在,洞闲龙已翔。
中宵动清众,清磬发虚堂。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仙境画卷。 首句“林下金仙地,苔门揜夕阳”描绘了一个被树林环绕的神秘仙境,阳光透过苔藓覆盖的门扉,洒落在夕阳下。这种描绘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幽静、古老的环境。 “花飞殿塔顶,地照云霞光”进一步描绘了仙境的美丽景象。花朵在殿塔的顶端飞舞,大地被云霞的光芒照亮。这里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花”、“殿塔”、“云霞”等,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仙境的生动和美丽。 “松老鹤仍在,洞闲龙已翔”这两句则描绘了仙境中的动物形象。松树苍老,白鹤仍在;而洞内空旷,潜龙已经飞翔。这种描绘增加了仙境的神秘感和生动性。 最后,“中宵动清众,清磬发虚堂”描绘了夜晚时分的仙境。此时,仙境中响起清脆的磬声,从空旷的堂屋中传出,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描绘仙境的幽静、美丽、神秘和祥和,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清净、淡泊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安详
创作背景
《乌目山五题·龙院》是宋朝诗人李堪的诗作。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然而,我们可以从诗题和诗歌内容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信息。乌目山可能是诗人生活或游览过的地方,他对山上的龙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创作了这首诗。诗歌可能描绘了龙院的景色,或者表达了诗人在龙院的感受和思考。要了解更确切的创作背景,需要进一步研究相关史料和文献。
诗词关键字: 发虚 塔顶 夕阳
相关诗词
  • 1
    [宋]
    峨峨乌目山,曾临贵侯宅。
    重房昔珠翠,峻宇焕金碧。
    泉激晨霞明,松摇暮云白。
    宜尔山中人,日轮自朝夕。
  • 2
    [明]
    卜得幽居地势偏,风光别是一山川。
    白鸥新水钩帘外,乌目斜阳拄颊边。
    绕屋比邻留野竹,清心琴筑倚寒泉。
    隔溪西崦禅林近,尝听钟声出暮烟。
  • 3
    [宋]
    入门松桂深,清气生人心。
    霞影迷窗绮,花光照地金。
    微风起层阁,初月升高林。
    终夜魂自健,满堂钟磬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