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云根石》

满耳环佩声,云根线寒玉。
雨过勿雷吼,老龙鼾正熟。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满耳环佩声,云根线寒玉。”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以形象优美的语言将静态的美感化为动态的听觉体验。这两句中,“满耳环佩声”形象地描绘了雨滴落在石头上的声音,仿佛是女子身上的环佩发出悦耳的声音,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场景中,感受到了雨滴落在石头上的声音。而“云根线寒玉”则将雨后的石头比作一条条寒玉,让人感受到了石头的冰冷和清新。 接下来的两句“雨过勿雷吼,老龙鼾正熟。”则描绘了雨过天晴后,老龙正在安静地睡觉的场景。这句诗不仅将老龙拟人化,让读者能够想象出老龙的形象,而且通过“勿雷吼”的描述,展现了雨后安静的氛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和谐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雨后的美丽场景和安静祥和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创作背景
郑国辅的《云根石》的创作背景与他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有关。诗中描述了他在某个地方看到的一块奇特的石头,形状奇特,似乎是从云端坠落下来的。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然造化的赞叹,同时也借石头寄托了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可能与郑国辅的生活经历有关,他可能在某个旅行或游览的过程中,看到了这块令人惊叹的石头,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同时,诗歌也可能受到了宋代文学风格和文化氛围的影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辞典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诗词关键字: 耳环
相关诗词
  • 1
    [唐]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 2
    [宋]
    天坛绝顶山,彷佛翠微间。
    迹久苔纹碎,云根古木间。
    丹成人已去,鹤驾未曾还。
    犹有箫吹响,时时下旧山。
  • 3
    [金]
    东晋风流雪样寒。
    市朝冰炭里,起波澜。
    得君如对好江山。
    幽栖约,湖海玉孱颜。
    梅月半斓斑。
    云根孤鹤唳,浅云滩。
    摩挲明秀酒中闲。
    浮香底,相对把渔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