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凤洞》

古木森森翳女萝,四山环抱郁嵯峨。
此间定有荆山璞,未审何时遇卞和。
斩开绿棘黄荆路,岩上采霞摇影动。
洞里仙人醉不知,岩前留下无声凤。
我今行向洞前来,是洞须开凤莫猜。
便好跨游三岛去,等闲抖擞轻尘埃。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的森林,四周环绕着高耸的山峰,有如一幅壮丽的画卷。诗中描述了作者行走在山路上的感受,似乎是身临其境地体验着这片神秘之地的神秘之处。 诗的前两句“古木森森翳女萝,四山环抱郁嵯峨”,将场景描述为一片古老的大森林,上面缠绕着女萝,四周的山峰高耸入云,山峦叠嶂,景色壮观。这里仿佛是一处隐藏着仙人的仙境,令人感到神秘而又向往。 接下来的诗句“斩开绿棘黄荆路,岩上采霞摇影动。洞里仙人醉不知,岩前留下无声凤”,描绘了作者在山路上斩开荆棘,采摘岩上的霞影,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在山洞里,作者似乎看到了仙人醉酒的情景,并猜测这里可能藏有宝石。这些诗句描绘了一种神秘的氛围,引人遐想。 最后两句“我今行向洞前来,是洞须开凤莫猜。便好跨游三岛去,等闲抖擞轻尘埃”,作者表示自己要前往这个神秘洞穴寻找宝石,并且表示这个洞穴一定会有惊人的发现。这里暗示了作者对于未知世界的渴望和探险的精神。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勾勒出了一幅神秘的画卷,引人深思和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神秘、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探寻未知世界的精神,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探索未知的勇气。诗中充满着神秘的想象和引人遐想的描绘,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创作背景
很抱歉,暂时不清楚宋朝诗人郑国辅创作《凤洞》这首诗的具体背景。一般而言,诗歌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以及特定的情境等有关。如果要深入了解《凤洞》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郑国辅的生平和宋代的历史文化环境,探寻可能影响诗人创作的因素。同时,诗歌本身也可能提供一些线索,例如诗歌的主题、意象和情感等,可能反映了诗人创作时的某些情境或心境。
诗词关键字: 黄荆 抖擞 古木
相关诗词
  • 1
    [宋]
    凤来青天开,凤去苍石裂。
    玄风不复返,世事日消歇。
    永怀接舆歌,勿蹈东鲁辙。
  • 2
    [宋]
    连峰路塸堮,幽洞摩苍穹。
    石门松萝隘。
    伛偻趋儿童。
    泠泠太古泉,环佩声丁东。
    相传吴越年,威凤翔其中。
    后来山中人,盛事夸无穷。
    我疑王者瑞,岂预霸业雄。
    元化有沦忽,世道多汙隆。
    何时鸣朝阳,遥问山上桐。
  • 3
    [宋]
    上作千仞翔,下作笤岩栖。
    箫韶在何处,苍梧云气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