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中秋月》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作品赏析
这首诗《中秋月》是一首充满优美情感和哲思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人在诗的开头就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中秋月夜——“月到中秋偏皎洁”。这里的“到中秋”指的是中秋节,也就是农历八月十五,月亮最圆最明亮的时刻。而“偏”字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时刻的特别珍视和期待。同时,诗人也用“皎洁”来形容月亮,这不仅是对月亮形态的描绘,更是对中秋月夜的美丽和纯净的赞美。 接下来,诗人开始探讨人生的哲理——“阴晴圆缺都休说”。月亮阴晴圆缺是自然规律,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诗人却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他认为人们不必为阴晴圆缺而感到悲观或沮丧,因为阴晴圆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他也认为人们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包括阴晴圆缺。 然后,诗人用“且喜人间好时节”来表达他对生命中美好时刻的珍视和感激。这里的“人间好时节”指的是中秋节这样的美好时刻,诗人用“且喜”来表达他对这个时刻的珍视和喜悦。 最后,“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诗人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生命中美好时刻的期待和祝福。他认为生命的每一个时刻都应该被珍惜和珍视,同时他也期待每年都能在中秋月下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象,这种对生命美好时刻的期待和祝福让人感到温馨和鼓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月夜的美丽景象,探讨人生的哲理和珍视生命的美好时刻,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激励和启示,告诉我们应该珍视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创作背景
**《中秋月》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变化有关**。徐有贞在经历了仕途坎坷和人生波折后,感到精神空虚,产生了年华易逝、迟暮落寞的感伤,这种心境在中秋节的夜晚更加明显。月亮在古代诗歌中常常作为思乡、思亲和表达人生感慨的象征,徐有贞在赏月时,心中的孤独和苦闷与月光相交融,从而产生了创作《中秋月》的灵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