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人闻笛》

邻笛声哀不自安,转移宫调几多般。
梦回飞蝶三千里,月照高楼十二栏。
别鹤唳长秋露重,老龙吟苦夜潭寒。
清愁一晌知何限,待启菱花向晓看。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音乐、梦境和愁思”。 首句“邻笛声哀不自安”,笛声哀婉动人,诗人无法自已,从中感受到深深的情感。这不仅是一个听觉的描绘,也是一个心理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音乐的深深投入。 “转移宫调几多般”一句,诗人进一步探索音乐的复杂性,通过宫调的转换,想象音乐的变化和复杂性。 “梦回飞蝶三千里”和“月照高楼十二栏”两句,描绘了一个深远的梦境,诗人似乎在月光下的高楼上独自思考,远离现实世界。 “别鹤唳长秋露重,老龙吟苦夜潭寒”两句,描绘了两种不同的声音:鹤唳和龙吟,表现出诗人对声音的敏感和欣赏。 最后,“清愁一晌知何限,待启菱花向晓看”两句,诗人表达了深深的愁思,这种愁思在清凉的秋夜中显得尤为强烈。诗人决定在菱花镜中向早晨看去,可能是在寻求安慰或者自我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音乐、梦境和愁思的主题,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他的独特视角。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度和诗意,使人对诗人的生活和情感有了更深的了解。
诗词关键字: 宫调 笛声 高楼
相关诗词
  • 1
    [宋]
    寒池冬不流,落叶塞泉罅。
    东风日夕来,春色到山舍。
    杖藜遶东溪,流水清可架。
    叠石引之来,潺潺到深夜。
    平栏朝可监,倒影见亭榭。
    清风起修篁,翠鸟亦来下。
    天和人意舒,春暖景物姹。
    歌此濯缨诗,尘埃欲高谢。
  • 2
    [唐]
    鸾凤旌旗拂晓陈,鱼龙角牴大明辰。
    青韶既肇人为日,绮胜初成日作人。
    圣藻凌云裁柏赋,仙歌促宴摘梅春。
    垂旒一庆宜年酒,朝野俱欢荐寿新。
  • 3
    [元]
    阴山千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
    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万驰霜蹄。
    万倾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
    六丁何事夸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
    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
    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
    细路萦纡斜复宜,山角摩天不盈尺。
    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
    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
    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恐惶。
    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
    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
    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