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谢真人仙驾还旧山》

何年成道去,绰约化童颜。
天上辞仙侣,人间忆旧山。
沧桑今已变,萝蔓尚堪攀。
云覆瑶坛净,苔生丹灶闲。
逍遥堪白石,寂寞闭玄关。
应是悲尘世,思将羽驾还。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道家仙人生活的向往和感慨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何年成道去,绰约化童颜。”这两句是写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他渴望何时能够成仙而去,那时他将会变得容光焕发,返老还童。 “天上辞仙侣,人间忆旧山。”这两句写的是诗人离开仙人所在的天上,回到人间后的思念。他怀念过去的修行生活,那里有他的过去,有他的回忆,有他的初心。 “沧桑今已变,萝蔓尚堪攀。”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沧桑巨变,物是人非,但他仍然希望能够攀登那些藤萝类植物构成的险峻的山峰,这象征着诗人对修仙之路的执着追求。 “云覆瑶坛净,苔生丹灶闲。”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净白的云朵覆盖着祭坛,丹灶长满了青苔,显得静谧而幽深。 “逍遥堪白石,寂寞闭玄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像仙人一样,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无拘无束。同时他也意识到生活的寂寞和孤独,因此他也需要玄关的关闭来自我保护。 “应是悲尘世,思将羽驾还。”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悲悯和希望羽化登仙的愿望。他为尘世的人们感到悲伤,他希望自己能够驾着羽化之车回到仙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仙人生活的向往和感慨,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诗人通过对道家生活的描绘和向往,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谢真人仙驾还旧山》是唐朝诗人夏方庆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真人(一种对道士的尊称)仙驾归还旧山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真人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史料缺乏详细记载,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夏方庆的个人经历。然而,可以想象的是,夏方庆可能在某个场合亲眼目睹了真人归还旧山的场景,深受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另外,唐朝时期道教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与道士有交往,因此夏方庆也可能是在与真人交往的过程中,为了表达对真人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而写下了这首诗。 总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只能通过推测和想象来了解。
诗词关键字: 忆旧 年成 玄关
相关诗词
  • 1
    [唐]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
    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
    台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
    凤楼迢递绝尘埃,莺时物色正裴回。
    灵芝紫检参差长,仙桂丹花重叠开。
    双童绰约时游陟,三鸟联翩报消息。
    尽言真侣出遨游,传道风光无限极。
    轻花委砌惹裾香,残月窥窗觇幌色。
    个时无数并妖妍,个里无穷总可怜。
    别有众中称黜帝,天上人间少流例。
    洛滨仙驾启遥源,淮浦灵津符远筮。
    自言少小慕幽玄,只言容易得神仙。
    珮中邀勒经时序,箫里寻
  • 2
    [唐]
    仙驾初从蓬海来,相逢又说向天台。
    一言亲授希微诀,三夕同倾沆瀣杯。
    此日临风飘羽卫,他年嘉约指盐梅。
    花前挥手迢遥去,目断霓旌不可陪。
  • 3
    [宋]
    新梦游仙驾紫鸿。
    数家灯火灞桥东。
    吹箫楼外冻云重。
    石瘦溪根船宿处,月斜梅影晓寒中。
    玉人无力倚东风。
夏方庆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