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崔白败荷折苇寒鹭》

疏苇雨中老,乱荷霜外凋。
多情惟白鸟,常此伴萧条。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疏苇、乱荷、白鸟等自然元素,描绘了一个萧条、寂静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 首句“疏苇雨中老”,诗人以疏苇在雨中的形象为开端,给人一种凄凉、孤寂之感。苇,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常被用来象征漂泊和孤独。而雨中则更加强调了这种孤独和凄凉的感觉。老字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给人一种沉静、深沉之感。 次句“乱荷霜外凋”,诗人以荷上霜景反衬,更加强调了萧条、冷落的氛围。荷与苇的意象在这里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凄美而孤寂的意境。凋字表达了荷在霜中的凋零和衰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苍老和疲惫。 第三句“多情惟白鸟”,诗人以白鸟的多情反衬自己的无情,更加突显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寥。白鸟,通常被视为自由和快乐的象征,但在诗人眼中,它们却成了唯一能陪伴自己度过这萧条时光的存在。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也表达了他对热闹生活的向往。 最后,“常此伴萧条”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也是他对生活的无奈感叹。他在这里描述了自己将一直陪伴着这萧条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孤独和寂寥的接受,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妥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元素为载体,通过描绘疏苇、乱荷、白鸟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凄美,给人一种沉静、深沉之感。
诗词关键字: 白鸟 多情
相关诗词
  • 1
    [宋]
    画师不肯传风蝶,故作枯乾逞奇绝。
    清秋未合结繁阴,深户何从洒飞雪。
    雪里鸭儿苦耐寒,眠沙枕浦白云团,黄芦槭槭枝叶乾。
    江头鸣雁恰飞起,恍如身到潇湘间。
    潇相洞庭云水隔,山路坡陁断行客。
    从来冬景画已难,况有翎毛似崔白。
    已觉冰漫稻梁少,更疑水宿溪垠窄。
    生平有道付沧洲,今日床头动行色。
    屏风主人家近远,我昔曾过浔阳县,田芦野雁尝亲见。
    出门解榻定相逢,借我家乡令对面。
  • 2
    [宋]
    山堂漠漠开晓烟,何许大士当四筵。
    坐忘默识形骸外,持钵植杖风露前。
    老龙欲奋屡回首,於菟甚驯非畏鞭。
    小儿已解辨人我,抱头怖走成痴颠。
    岂知畏爱果何物,手里舍利空烛天。
    嗟余耳目更浅陋,喜欢获遇希有缘。
    神明泰定始一笑,摩挲粉墨心茫然。
    平生崔白画常见,邂逅入眼多弃捐。
    莫言人物斗奇崛,醉里落笔神助焉。
    汪公昔入魏帅幕,叹息钜壁围神仙。
    归寻十胥好东绢,恰有名手能摹传。
    提携万里到岭表,尤物自得高人怜。
    迩来劫火坏诸有,陪都正苦纷戈鋋
  • 3
    [明]
    老木长梢半空起,影落君家素屏里。
    枝间双鹊不飞去,似向高堂报君喜。
    凉风晓入庭户清,主人坐对宛有情。
    眼前岂独惜珍羽,耳畔忽疑闻好声。
    亦有娟娟白头鸟,相顾裴苾若相保。
    广东画史深可人,生态无穷意难了。
    主人堂堂真壮夫,喜受文士相追呼。
    征蛮不带岭南物,衣衾之外惟此图。
    堂下有儿堂上母,客至矜图饮醇酒。
    呀然一笑共平生,崔白边鸾竟何有。
    鹊兮鹊兮不可求,愿君身共张梁州。
    不须椎石取金印,看尔生封忠孝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