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马和之画四小景》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牵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枝声。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所作,通过对雨后东坡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他当时轻松畅快的心情。
首句“雨洗东坡月色清”,诗人用月色清亮来描绘雨后东坡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通过“洗”字,传达出诗人贬谪期间内心的苦闷和东坡生活环境的恶劣,而“月色清”则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句“市人行尽野人行”,诗人以市人和野人进行对比,市人匆匆忙忙,行色匆匆;而野人则悠然自得,行走在乡间小路上。这里诗人通过描绘市人和野人的不同行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即不追求繁华热闹,而是向往自然、朴素的生活。
第三句“莫嫌牵确坡头路”,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对黄州生活的态度。牵确坡是黄州道路名,因道路崎岖得名。诗人表示自己并不嫌弃这个地方,也不在意路途的艰辛。这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性格和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一句“自爱铿然曳枝声”,诗人以铿锵有力的曳枝声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在雨后的东坡小路上,树枝被风吹动,发出清脆的声响,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人表示自己喜欢这种声音,也喜欢这里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东坡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朴素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豁达乐观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染力。
|
创作背景
**《题马和之画四小景》的创作背景与杨娃的经历和情感有关**。杨娃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深感人世沧桑,浮生若梦。他通过这首诗,以写马为明,实则以写人为暗,将自己的情感抱负寄托其中。在诗中,他注重对马的气概和筋骨的描绘,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更多细节。
相关诗词
-
蕉叶清新卷月明,田边苔井晚波生。
村姑汲水自来去,坐听青蛙断续鸣。
-
云气楼台,分一派、沧浪翠蓬。
开小景、玉盆寒浸,巧石盘松。
风送流花时过岸,浪摇晴练欲飞空。
算鲛宫、祗隔一红尘,无路通。
神女驾,凌晓风。
明月佩,响丁东。
对两蛾犹锁,怨绿烟中。
秋色未教飞尽雁,夕阳长是坠疏钟。
又一声、欸乃过前岩,移钓篷。
-
西风曾放蓝溪棹,月冷玉壶秋。
粼粼浅水,丝丝老柳,点点盟鸥。
翰林新画,云山古色,老我清愁。
淡烟浑似,以高祠下,七里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