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先儒》

先儒绪业有师承,非谓闻风便服膺。
康节易传于隐者,濂溪学得自高僧。
众宗虚誉相贤圣,独守遗编当友朋。
门掩荒村人扫迹,空钞小字对孤灯。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对儒家学说的独特理解和实践的,表达了诗人对传统学术的尊重和对个人独立思考的追求。 首句“先儒绪业有师承,非谓闻风便服膺”,表明了诗人对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尊重,并非仅仅因为听说其名声就轻易地认同。这体现了诗人对学术的严谨态度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康节易传于隐者,濂溪学得自高僧”,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从不同来源学习儒家学说,包括从隐者那里了解康节易传,从高僧那里学习濂溪学。这展示了诗人广泛的学习态度和求知的欲望。 “众宗虚誉相贤圣,独守遗编当友朋”表达了诗人对追求名声的鄙视,认为那些追求虚名的人与圣贤相比并无实质的优点。相反,他强调了坚守传统学术的重要性,视遗编为友,即珍视和传承过去的学问。 “门掩荒村人扫迹,空钞小字对孤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研读、坚守学术的情景。尽管环境艰苦,但诗人仍然坚持研读,这体现了他的毅力和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儒家学说的尊重和追求,以及对独立思考和学术严谨性的坚持。他从各种来源学习,珍视和传承过去的学问,独自面对困难,坚守学术信仰。这体现了他的独立精神和人格魅力。
诗词关键字: 服膺 友朋 荒村
相关诗词
  • 1
    [宋]
    昔隐君平卜,今闻事又非。
    肘犹悬蠹简,身止挂鹑衣。
    芒屦沿山去,茅檐讲易归。
    先儒皆若此,切莫叹时违。
  • 2
    [宋]
    君居建州溪,我住东浙尾。
    邂逅入壶山,于今几寒暑。
    平生谭理道,涉猎颇自喜。
    考击到精玄,我肤君骨髓。
    君学有根源,君文有规矩。
    寸步履平实,不知虚浮语。
    礼废彝伦斁,聋盲数百载。
    紫阳当日心,谁复为鼓舞。
    气运未回天,人力不能起。
    终焉终久功,或慰奔驰苦。
    读书要适用,行过言犹耻。
    架空累万辞,先儒已坐此。
    观君治教篇,农学相资倚。
    以兹行吾志,万物当得所。
    奈何人理缪,痛哉时不与。
    君去将安之,波浪更风雨。

  • 3
    [宋]
    我闻先儒云,鸡雏可观仁。
    须臾一舍母,是即孝弟根。
    不待教而知,不待习而成。
    于斯为良知,于斯为良能。
    人从此充拓,四海皆闵曾。
    异哉鸡伏鹜,出壳忘其恩。
    子向水中去,母从岸呼呜。
    子往母亦往,子疏母愈亲。
    鹰隼飞在天,母亦与子惊。
    或遇狸与狌,爱雏忘其身,不顾力小大,直与争死生。
    天于微物上,感人恻隐真。
    人观鸡护雏,铁石为动情。
    子呱方卧冰,安得卵覆人。
    勿看鸡伏鹜同时收行理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