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小寺》

小寺无蹊迳,行时认藓痕。
犬寒鸣似豹,僧老瘦于猿。
涧水来旋磨,山童出闭门。
城中梅未见,已有数株繁。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寺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传达出独特的气氛和情感。让我们一起逐句赏析这首诗。 首句“小寺无蹊径,行时认藓痕”,这里描绘了山寺的偏僻幽静,没有大路通达,只能沿着苔藓的痕迹寻找前行。这两句诗立刻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稍带神秘色彩的自然环境中。 接着,“犬寒鸣似豹,僧老瘦于猿”,通过比喻描绘了寺中的犬和僧。犬的寒冷鸣叫声像豹,而老僧的瘦弱形象更像猿猴。这两句诗生动地表现了山寺的冷清与孤寂。 然后,“涧水来旋磨,山童出闭门”,这里描绘了山涧水流推动旋转的水磨,山童出门后关闭了寺门。这两句诗进一步渲染了山寺的宁静与孤独。 最后,“城中梅未见,已有数株繁”,意味着城市中的梅花还未开放,而山寺附近已经有数株梅花盛开了。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山寺与城市的季节差异,也暗示了山寺的超脱与孤高。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幽静、冷清、稍带神秘色彩的山寺景象,传达出了诗人对自然、寂静、超脱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创作背景
《小寺》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诗。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所以我们无法确定它的具体创作背景。但是,我们可以尝试从诗的内容和刘克庄的生活经历来推测一些可能的背景。 首先,从诗题《小寺》来看,这首诗很可能是描述一个寺庙或僧侣的生活。刘克庄在宋朝是一个比较活跃的诗人,他对社会生活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感受,所以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对当时寺庙生活的描绘。 其次,从诗歌的内容来看,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远离世俗纷扰的寺庙景象,这很可能反映了刘克庄对当时社会喧嚣生活的不满和追求宁静生活的心理。 综上所述,《小寺》这首诗很可能是刘克庄在感叹社会生活喧嚣的同时,对宁静的寺庙生活的描绘和向往。
诗词关键字: 行时 闭门 已有
相关诗词
  • 1
    [宋]
    小寺鸦鸣日行时,无人同趣独支颐。
    殷勤为注铜瓶水,只篸横斜一两枝。
  • 2
    [宋]
    杏花舞径乱红雨,麦浪涨空摇翠烟。
    十里清风寻小寺,快船如马水如天。
  • 3
    [明]
    短发行秋郭,尘沙记旧禅。
    长天依片鸟,远树入孤烟。
    野旷寒沙外,江深细雨前。
    马蹄怜暮色,藤月自娟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