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元祐党籍碑》
岭外瘴魂多不返,冢中枯骨亦如刑。 稍宽末后因奎宿,暂仆中间得彗星。 蚤日大程知反覆,莫年小范要调停。 书生几点残碑泪,一吊诸贤地下灵。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对岭外瘴气之地亡魂的悲悯,同时也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岭外瘴魂多不返,冢中枯骨亦如刑。”描绘了岭外瘴气弥漫,许多灵魂无法归来的凄凉景象。“冢中枯骨亦如刑”一句,以枯骨为喻,生动地表现了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残酷。
颔联“稍宽末后因奎宿,暂仆中间得彗星。”中,诗人通过天文现象寓言人生的起伏变幻,展现了生命中的波折和不确定。
颈联“蚤日大程知反覆,莫年小范要调停。”表达了人生的起伏不定,早年盛大的旅程会有反复,而到晚年则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尾联“书生几点残碑泪,一吊诸贤地下灵。”中,诗人以“书生”自喻,表达了对已故先贤的哀悼和怀念。诗句中的“残碑泪”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哀伤。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岭外瘴气、枯骨、天文现象、人生起伏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通过怀念已故先贤,诗人也展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
创作背景
《观元祐党籍碑》的创作背景与宋代政治斗争和元祐党人碑的设立有关。在宋代,朝廷中的官员常常因为政治观点不同而分为不同的派别,其中元祐党人是指支持元祐年间旧党的一批官员。这些官员因为反对新法的实施而被视为政敌,被贬谪或排斥出朝廷。为了羞辱这些政敌,奸邪小人蓄意立碑刻名,将元祐党人的名字公布于众,试图将他们斩尽杀绝。
刘克庄作为一位文人,对此深感不满,于是创作了《观元祐党籍碑》一诗,表达了对元祐党人遭受不公待遇的愤慨和同情。他在诗中通过描绘碑上名字的斑驳难辨、风雨侵蚀等景象,寓意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同时也暗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无情。
总之,《观元祐党籍碑》的创作背景与宋代政治斗争和元祐党人碑的设立密切相关,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相关诗词
-
中谗宽死即恩纶,瘴雨蛮烟报主身。
谪戍未逢除党籍,勤王端复见孤臣。
丁年齿发从军敞,甲第膏腴养客贫。
圣代国殇天下士,岂伊亲旧独沾巾。
-
端礼门,金石刻,丞相手书奸党籍。
长安役者安石工,不识人贤愚,但识司马公。
卑疏不敢预国事,幸免刻名为后累。
匹夫愤泣天为悲,黄门夜半来毁碑。
碑可毁,亦可建。
盖棺事,久乃见。
不见奸党碑,但见奸臣传。
-
唐家不靖自牛李,党籍何劳口舌争。
莫说纷纷倒元佑,古来平国用阿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