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黄鹤楼》
买看山水兴犹清,闲逐儿童楼上行。 窗外钟声大别寺,杯中堞影汉阳城。 蜂连建业何曾断,浪接潇湘总未平。 小艇犯涛如履地,果然水战利南兵。 |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清新自然,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感觉。首联“买看山水兴犹清,闲逐儿童楼上行”描绘了诗人在购买山水景观后,兴致依然清新,随后又闲来无事随着儿童上楼行走。这一描绘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又展现了他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
颔联“窗外钟声大别寺,杯中堞影汉阳城”进一步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生活环境。窗外的钟声来自大别寺,杯中的倒影是汉阳城,这些意象既给读者带来了听觉和视觉的冲击,又展示了诗人生活的环境特色。
颈联“蜂连建业何曾断,浪接潇湘总未平”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以蜜蜂接连不断建巢的景象,比喻生活的繁忙和连续不断,以浪接潇湘的景象比喻生活的波澜和曲折。
尾联“小艇犯涛如履地,果然水战利南兵”则以小艇冲破波涛如履平地的形象,展示了诗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暗喻了南方兵士在水战中的优势。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诗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
创作背景
袁中道的《再游黄鹤楼》的创作背景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袁中道是明代公安派的代表作家,他的文学创作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因此,他的诗歌作品多数反映了他的个性情感和生活哲理。
具体到《再游黄鹤楼》这首诗,可以推测其创作背景是袁中道再次游览黄鹤楼时,被江南的优美风景所感染,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他通过描绘黄鹤楼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些人生的感慨和哲理思考。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
相关诗词
-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
膏锋锷。
民安在?
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
黄鹤楼前识楚卿。
彩云重叠拥娉婷。
席间谈笑觉风生。
标格胜如张好好,情怀浓似薛琼琼。
半帘花月听弹筝。